在全球肆虐的武漢肺炎,台灣自然也是躲不過,重創經濟,不斷傳出企業放無薪假、裁員、主管減薪等消息,人心惶惶。即便是今天能安穩上班,但誰知道下一刻被裁員、被迫放無薪假的會不是會自己?員工該如何求自保,是門重要課題。
武漢肺炎風暴,裁員、減薪、無薪假
企業為了能繼續維持營運,迫於無奈,也是百般個不願意作出無薪假、裁員、減薪等不利員工的決策,雖然說是共體時艱,但身在職場的勞工,首要面對的就是斷了收入的恐慌與不安。
善用原本的技能,成為炙手可熱的「專家」

此時,也許能思考將第二技能轉往電商產業發展,例如:原本就深諳攝影的人,可將對攝影的興趣轉化為「專長」成為「專家」,主動與接案平台聯繫,以外包的方式成交「商品攝影」的case,讓作品成為電商網頁上有價值的圖片。
又或者原本是出版社的編輯人員,就將原本對文字的熟悉感轉化為寫文案的好手,一樣透過適合的接案平台,成為專家,讓自己增加收入。
危機就是轉機,武漢肺炎意外促成接案當道
因此,在人力需求上急需FB/IG社群經營、網頁設計、線上客服等接單式的服務;市場變化快速,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實體門市人力需求刪減而收入短缺,若本身具備社群經營能力或自身就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這些都是很好與案主談籌碼的條件,談成收入可觀的case是很有機會的。
許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的,當危機來臨時,不光只是坐以待斃,而是靈活保持彈性,讓自己的價值能再度發揮。
面對未知,更應抱持開放心胸
人總是習慣生活於舒適圈,但當生計受到影響,才驚覺事態嚴重,得想個法子。
身在職場,看似安穩,實則暗藏瞬息萬變、令人措手不及的變化,唯有抱持開放心胸,多方觀察情勢與產業走向,打破既有的框架,甚至挖掘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創造精彩充實且不怕斷炊的生活品質。
結語
儘管信心大受影響,但只要仔細觀察商業模式的重心移轉,自身心態面作調整以及跨出改變的第一步,挺過難關,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