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記者」這份工作,你的想像是至高無尚的守門人,秉持倫理,報導公正客觀的新聞,抑或是傳說中的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訕笑戲謔?在業界闖蕩數年的資深記者,又為何踏上自由工作者一途?關於這些疑問,也許本篇能帶來解答。
想當記者?只有熱情是不夠的,帶你認識4個真實面
記者因採訪的關係,多數受訪者對記者是非常禮遇,即使是高官,也對記者十分客氣。正因為記者被加持了某種光環,讓記者總看起來光鮮亮麗,但真正情形卻不是如此。
1.工作量大,稿量龐大
因為對媒體而言,只要是在運轉的每一天,就是需要大量新聞,除非遇上停播或停刊的命運,否則記者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帶回新聞,責無旁貸。
2.搶快又要搶準,精神壓力大
昨日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在記者心中,每分每刻都是要跟時間賽跑。尤其是當別家媒體上午就發的稿,而自己卻毫不自知漏稿,就代表事情大條了,除了要面對同儕的壓力,更讓人吃不消的是長官的「關切」。要快速又要正確,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3.不能喊停,隨時在工作狀態
就曾有過記者休假,安排私人家庭旅遊但卻碰上地震,此時顧不得「休假」的狀態,緊急用隨身簡易拍攝工具,紀錄畫面,傳回公司給相關同仁。因此,記者很難有真正的休息。
4.生活作息不固定
記者一天工作時間大約8~10小時,甚至超過12小時,有些新聞發生在深夜,也是要立刻上緊發條上工去,不固定的生活作息是記者的常態。

記者的日常,各線記者在做些什麼
國內媒體可粗分為平面媒體,如:報紙、雜誌、周刊,與電子媒體,像是電視、網路,目前以報紙、電視與網路為大宗。在各工作岡位上,又會分線,如常聽到的政治線、財經線、社會線、娛樂線、美食旅遊線等。
● 政治線
政治線的記者,通常要與一府五院、地方首長以及立委與議員辦公室保持密切往來。一府指的是總統府,五院則是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以及考試院,掌握各部會首長的每天行程,關切民生議題。遇到選舉期間,會是政治線記者最忙的時候。
● 財金線
如果有財經背景,如大學有修習金融、國貿、財經等相關課程,在擔任財經線記者會較游刃有餘。財經線記者主要是負責國內外經濟動向、國內重大金融策略分析、黃金投資、房地產波動等議題。
● 社會線
社會線記者需與各警分局、消防局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換句話說,就是要在地方搏感情以及佈線。社會線記者通常也膽識過人、機動性強,有時即使深夜了還無法收工回家,看到屍體當然不能暈倒,三更半夜突發新聞更是要第一衝到現場。
● 娛樂線
看似軟性的娛樂線記者,其實也是忙翻天。外人來看,覺得能看到大明星是多麼夢寐以求的事,投以羨慕的眼光,甚至認為這是一份「爽缺」,但實情是跑娛樂線新聞後,很難再心無旁騖的專注看一場表演,因為腦子裡想的是趕快衝進休息室寫稿、發稿。
● 生活線
不過當興趣變成工作,也多了幾分壓力,因為在這些玩樂背後都是要生出一篇稿子。加上媒體人力縮減,一個記者要在一天內生出十篇美食旅遊新聞,也是時有所聞。
以上舉的這些記者日常,除了要勤跑該線的新聞外,也需具備獨立企劃專題的能力,說到這個,就不是只有搶快搶準而已,根本是一件燒腦的事情。

記者的自我價值與收穫
每份工作都有它的辛苦面,當然也有無可取代的價值。「記者」這份工作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入行幾年後,獲得的收獲也與一般工作截然不同。
1.得到第一手消息
由於記者是親臨第一線,以最快速度趕到新聞現場、貼身採訪受訪者以及蒐集相關素材,因此能得到熱騰騰的最新消息。在日日接收新訊息的耳濡目染下,視野也變得更開闊。
2.製造話題的背後推手
每天能看到什麼新聞、了解哪些社會脈動,都有賴記者的觀察力。一個好的記者會跟著時代前進,走在前端,帶領社會議題的方向,甚至催生製造出某個火熱話題。
3.看人看事都比一般人多
與一般上班族相較,記者每日所接觸的人事物層面更廣泛,為了增廣見聞,拓展生活圈與認識新朋友的能力也比較高。也因為不同的新聞事件要與不同的受訪者往來,因此生活的變化性較豐富。
4.邊工作邊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