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如何和解?
當遇到車禍糾紛時,私下和解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若忽略和解的必要條件,例如:正確的車禍和解流程、私下和解書的撰寫重點、談判金額和注意事項,對方若是和解後反悔或不遵守和解書的約定,都有可能導致更多的糾紛,因此,瞭解正確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關鍵。在這裡提醒您,雖然車禍可私下和解,但更有效的解決方式是尋求公正、公開的第三方管道進行和解。 因此,本文將詳細介紹車禍私下和解的流程、注意事項以及正規車禍的和解流程,並解釋如何適時尋求律師的協助,這些內容將幫助您更了解車禍和解的重要性,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車禍私下和解流程為何?
遇到車禍時許多人會因為趕時間、怕麻煩選擇私下和解,但私下和解通常只是口頭上的約定,付一些維修費或留電話就以為處理完畢,但若是遇到對方反悔,容易衍生後續更多的糾紛,可能付了錢還得吃上官司!因此建議發生車禍時最好不要草率了事,依循建議的私下車禍流程處理,雙方的和解約定才能多一層法律的保障:

- 聯繫警方:車禍當下請警察到現場主要是協助蒐集證據、做筆錄,有足夠的資料才能為事故做出「初判表」釐清雙方的肇事責任,因此千萬別以為是小擦撞就不需要請警察!待警方處理完畢後,您可以和對方留下聯絡資訊,後續再約定時間、地點詳談和解條件。
- 準備相關資料:事發後可至警察單位申請初判表,並準備行車記錄器與相關佐證資料,以充分了解案情與雙方肇事責任比例。
- 告知保險公司:汽機車除了強制險,通常也會有其他保險可以理賠車禍的損失,建議您備齊足夠的資料後,先讓保險公司知道車禍情形,並諮詢保險公司理賠的金額以及評估是否要申請保險理賠。
- 約好日期、時間、地點:資料準備充足後便可聯繫對方,與對方約定好明確的和解日期、時間與地點,和解時建議不要一人獨自前往以保障自身安全,另外,若有懂法律或有相關經驗的朋友陪同,更能確保和解內容沒有漏洞;地點則建議選擇公開場所,通常警察局會提供場地讓當事人和解,也有提供車禍和解書範本,建議您若要私下和解可善用警察局的資源。
私下和解書怎麼寫?
車禍和解最重要的是留有白紙黑字的證明!因此和解書的內容非常重要,若您要私下和解,務必確認和解書內清楚明確的記載下列資訊:

- 簡述事故發生的過程:簡單敘述事發日期、時間、地點、當事人(甲方 / 乙方)、事故車牌號碼,以及受傷人員以及車損程度...等事故發生的經過。
- 明確的費用賠償項目:車禍通常涉及金錢方面的賠償,務必仔細列出醫藥費、車輛維修費或精神賠償...等每項賠償的範圍、金額以及名目,若對於金錢的賠償有特殊和解條件,也必須一併寫在和解書內,「賠償金額與事項寫得越詳細,越能避免後續的爭議」。
- 理賠方法及是否收訖:除了金額與賠償名目,也要寫明是以現金或匯款方式支付,若是載明現場以現金支付,也要標明是否「收訖」,也就是雙方是否已經付款或確實收到款項,簽訂和解書並不能證明有收到錢,但寫明「收訖」則可表示和解時已收到款項,可避免後續有收錢不認帳的情形。
- 完整的雙方個人資訊:車禍和解書上必須留有雙方的身分證、電話、地址,除了日後方便聯絡雙方,車禍和解書也會因為載明雙方身份並有雙方簽名,表示雙方確認此份和解書的內容,唯有載明雙方資訊的和解書才具有法律效力。
- 標明和解金額是否包含強制險:另外,也要注意和解書是否註明「不包含強制險」,若沒有標明「不包含強制險」,保險公司在理賠時會扣除被害人已經拿到的賠償金;反之,若有註明「不包含強制險」後續需要依強制險理賠時才能順利申請理賠金額。舉例來說:車禍發生後若有當事人傷勢不明致使和解後再次進行手術時,額外產生大筆醫療費,若和解時未註明「不包含強制險」,保險公司理賠時僅會理賠「強制險可理賠金額 - 賠償金 的剩餘金額」,並且表示已完成理賠,因此後續產生的醫療費不包含在內;若有在和解書內標注「不包含強制險」,則表示保險公司理賠金額與此次和解求償金額無關,後續才可在2年內再依強制險條款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以補足醫療費。
- 撤告或不撤告的條款:最後,也建議您在車禍和解書上註明「拋棄民事及刑事訴訟權利相關條款」並簽署同意,雙方便無法再進行民事訴訟。然而,由於刑事案件無法拋棄,即使標註拋棄訴訟權利,對方仍可提出告訴來追究刑事責任。
為避免對方反悔提起刑事訴訟,以下提供兩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 事先擬好「撤告狀」:請對方起草一份「撤告狀」,若對方反悔到法院提告時可提出這份文件保護自己。
- 同時「刑事告訴」以及「撤回告訴」:《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的規定「撤回告訴之人,不得再行告訴」。因此,雙方在和解時可以請對方向警方提出刑事告訴並同時撤回告訴,以避免被對方「再次」提起告訴。
車禍私下和解反悔怎麼辦?
若在私下和解後反悔,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請律師為您審閱車禍和解書,查看和解書是否有漏洞使其無效,或針對車禍事故發生的案情是否有新的證據可以要求對方重新談判。
若是您遇到車禍私下和解反悔的情形,以下分別依車禍被害人、車禍肇事者反悔為例,告訴您可以怎麼做保障自身權益:
- 車禍被害人反悔:簽署私下和解書時,若已標明拋棄「民事、刑事訴訟權利」,並且有請被害人事先擬好撤告狀,此時若對方反悔、獅子大開口想爭取更高的賠償金而提告,您可以提出和解書與撤告狀做為證據,告訴檢察官、法官「雙方已約定和解,但對方反悔」,被害人提出告訴便會被駁回。
- 車禍肇事者反悔:若是肇事者反悔沒有給予約定的賠償金,您可以持車禍和解書並檢附帳戶資料或其他證據向法院提告,證明自己沒有收到和解書中約定的賠償金額,依訴訟流程待法官裁定完成後,便可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請對方還款。
正規 車禍和解流程 保障您的權益:
較輕微的車禍案件通常才會私下處理,但若是嚴重的車禍事故建議您依循正規的和解流程,請專業律師協助才能確保車禍和解流程、簽訂車禍和解書的和解細節或是相關條款具有法律效力,可以避免和解後的糾紛。

1.聯繫警方釐清車禍經過與肇事責任
車禍發生後務必請警察到現場,警方會協助蒐集證據、做筆錄,搜集足夠的資料為事故做出「初判表」釐清車禍經過以及雙方當事人的肇事責任比例,待警方處理完畢後留下對方的聯絡資訊,後續與車禍事故當事人再約定時間、地點詳談和解條件。
2.請專業律師協助和解
看過警方的初判表以及相關資料後,建議您也必須了解相關法條與法規,才能了解民事賠償責任、民事賠償金額或民事賠償的範圍...等,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規範而輕信對方獅子大開口提出的和解金額,最佳的做法是向專業律師諮詢和解的方式、和解金的範圍與細項...等,後續也可委任律師協助和解談判以確保您的權益。
3.告知保險公司,確認車禍理賠行情
汽機車除了強制險外,通常還會購買其他保險以理賠車禍所造成的損失。建議您在掌握充足的資訊後,先告知保險公司車禍發生的情況,並諮詢其評估出的理賠金額,進而判斷是否需要申請保險理賠。
4.雙方進行和解協商
最後,最重要的是與對方進行和解談判,建議您請專業律師陪同並選擇公開場所與對方協商,以下將針對車禍和解談判原則,提供您兩點在心態與行為上的建議供您參考:
- 心態上盡量可以想成是「別人的事」與對方談和解,以第三方的角度理性看待車禍事故較能促成和解成立,另外,若對方為肇事者,也千萬不可因此得理不饒人而要求不合理的車禍和解金,因為和解不成後續需以訴訟方式索取賠償,對雙方都是耗時費力的官司;肇事者則應將姿態放軟,積極爭取和解機會,但也必須維護自身的基本權益。
- 行為上可以預設底線與退讓空間,顧及對方的心情、損失,讓雙方可以順利達成共識,但當對方要求的金額與底線越來越接近,也務必站穩立場,不可一昧退讓使對方予取予求;另外,切記勿以哭哭啼啼或威脅吆喝的方式演戲博取同情,發生車禍對方雙來說都是突如其來的麻煩事,盡可能快速解決才是最佳作法。
進行和解協商時,建議您可以尋求專業律師在場協助,律師不但能為您堅守和解金的底線,也能根據法律規範、肇事責任及實際損失...等為您爭取最佳權益,另外,在雙方情緒失控或條件談不攏時,律師也能適時提出適合雙方的解決條件,以為雙方儘速解決問題。
車禍處理和解注意事項
車禍和解不是雙方口頭約定即可,除了上述車禍和解書撰寫的必要條件,以下還有 5 點事項需注意:

1.車禍和解地點
車禍和解時必須慎選地點,選擇公開的場所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另外,建議您可以約在警察局或是調解委員會內談判和解,在公開場所談判不需擔心對談不順利時遭對方威脅。另外,若和解成立,經雙方當事人同意也可提供一份車禍和解書給警局保存,不需要擔心未來有爭議時沒有文件比對。
2.車禍和解時間
車禍和解期限有多長?準確來說不是車禍和解的期限,而是若雙方沒有達成和解共識,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都有一定期限的追訴期,因此必須在一定時間內談判是否和解,否則雙方未達成和解協議又超過追訴期便難以求償。
- 民事訴訟:民事賠償時效為 2 年,若您於 2 年內無法達成車禍和解,請務必在時限內提出民事賠償的訴訟。
- 刑事訴訟:車禍相關的刑事訴訟大多為過失傷害罪,若要提出過失傷害告訴需於車禍發生後 6 個月內至地檢署提出過失傷害告訴,若是提告後達成和解,當事人仍可以撤銷告訴,因此不需擔心無法撤告而未於時限內提告。
3.和解雙方是否皆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和解對象需為完全行為能力人,若和解對象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滿 7 歲,未滿 18 歲)或無行為能力人(未滿 7 歲),則須由和解對象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和解書才具有法律效力。常見的狀況為車禍發生的對象無照駕駛,可能是 17 歲的限制行為能力人,若與其簽訂和解書還需有法定代理人同意,否則後續對方可以因簽訂者未滿 18 歲而主張和解書無效。
4.車禍發生是否為營業用車
若發生車禍事故為營業用車,可向肇事者索賠營業損失賠償,因此建議您若是與營業用車發生事故,要先了解對方針對營業損失賠償的求償金額是否合理,您可以請經驗豐富的車禍律師為您評估。
5.車禍是否有人員受傷
若車禍發生有人員傷亡,建議在和解前取得醫院診斷證明書或醫療收據以了解賠償金額。
車禍和解金額怎麼談?車禍賠償行情是多少?
車禍賠償並沒有一定的行情價,根據事故造成的損害、雙方肇事責任的比例不同而有賠償金額差異,至於要如何評估自己的損失以和對方協商車禍和解金額?可以參考以下費用:

- 醫藥費用:包含醫療費、看護費、掛號費、住院費、手術費、領取藥品費、看病通勤車資、復健費、購買醫療器材...等費用。您需要仔細記錄和計算這些費用以便納入和解補償的要求中。
- 財物損失:汽機車損壞、手機、手錶等財物的損失也應考量在內,財務損失的評估需先確定您所持有的財物現值,並以財務現值為基礎與對方談判和解金額。
- 工作損失:因車禍受傷短期無法上班、領不到薪水或造成失能、殘廢等可能會導致未來沒有收入,因此,也須將工作損失納入和解賠償的金額評估。
- 精神慰撫金:即是一般俗稱的「精神損害賠償」,金額視車禍及受傷程度而定,精神慰撫金可視為幫助受害者處理遭受意外創傷後的情緒,因此屬於心理治療所需負擔費用的求償。
在談車禍和解金額時要注意除了精神撫慰金,其他損失都需要提供單據證明,避免車禍和解補償金額有虛報的情形。因此,您必須保存所有醫院收據、發票和報告...等相關文件以便在需要時提供證明。
車禍一定要和解嗎?不和解怎麼辦?
車禍沒和解會怎樣?多數人遇到小車禍可能只會下車關心確認是否沒事,確認雙方無大礙後認為不需和解或是報警便離開,但若對方事後提告「肇事逃逸」,很有可能會收到罰單甚至吃上官司,因此即便事故輕微、對方也無礙,還是建議您要立即停車並等待員警前來處理。
但若遇到對方遲遲不肯和解,您可以透過以下管道尋求協助並要求賠償:

1.車禍調解
您可以透過第三方調解委員進行調解,例如:鄉鎮、區公所內的調解委員會,車禍調解和車禍和解有許多共通之處,兩者都需要當事人達成協議並進行和解。然而,車禍調解是由法官選派的「調解委員」進行調解,且調解成功後獲得的調解書具有等同「法律判決」的效力,車禍調解成立後當事人會收到經法院認可的「調解書」,若對方不履行協議內容,可以利用「調解書」進行「強制執行」。但是,如果車禍調解失敗或是談判破裂時該如何處理呢?這時便只能依訴訟程序處理。
2.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車禍調解未能成功解決問題,最後的手段就是進行法律訴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車禍和解的時間限制,訴訟主要分為「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兩個部分。以下將為您介紹兩者的區別:
- 民事訴訟是針對肇事者因不當行為造成「財物損失」而需承擔民事上的醫療費、修理費等賠償責任。
- 刑事訴訟則是針對肇事者因不當行為造成人身傷害、死亡等過失傷害、過失致死罪的犯罪行為而提起的訴訟。
若您有提告意願,且需同時提出民事與刑事告訴,建議您可先提起刑事訴訟,在刑事訴訟開庭時遞交附帶民事起訴狀,以刑事訴訟的方式連帶起訴民事求償,不僅可同時進行兩種訴訟的官司,刑事訴訟不需支付裁判費,因此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方式還可節省民事起訴的費用。
車禍談和解常見QA問答
1.和解不賠償會怎樣?車禍對方不賠怎麼辦?
依照雙方車禍後的處理方式不同,車禍不賠償的後續處理也不同,若是雙方和解、簽訂車禍和解書後肇事者不賠償,被害者可依車禍和解書向法院提告,要求肇事者支付賠償金額;若是車禍調解成立或訴訟判決確定後肇事者不賠償,被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要求肇事者支付賠償金額。
2. 車禍和解完要銷案嗎?什麼情況不能銷案?
若和解時對方有提供撤告狀,表明和解後不會再提告,也沒有向警方、檢察官或法院提告則無須特別銷案;但若車禍案件不嚴重僅涉及「過失傷害」(告訴乃論)刑責,且已向警方、檢察官或法院提告,雙方可以在和解後多製作一份和解書交由員警留底,並於提告後同時另寫一份「撤告狀」以撤回告訴,撤回告訴便是俗稱的「銷案」,由於刑事案件撤告後不能再提告,因此日後不用擔心對方再提出刑事訴訟。
但如果肇事罪名屬於刑法的「非告訴乃論罪」則警察局有權不撤銷案件,例如:肇事逃逸、酒駕等刑法上的公共危險罪,即使被害人撤回告訴,警察仍有權針對「非告訴乃論罪」的部分將案件送交檢察署偵辦。換句話說,在有人受傷或死亡的情況下,原本肇事逃逸的刑責和解後可能仍無法免除,但法律並非完全不近人情,如果被害人的傷勢不重,且肇事者事後與被害人後續善意和解並支付合理賠償,檢察官通常會緩起訴,法官也可能判處緩刑或易科罰金。
3.車禍過失傷害可以和解嗎?
可以。過失傷害為告訴乃論罪,所以被害人有權利停止追訴,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38條所規定,告訴乃論罪的被害人提告後也可以「撤告」,同時表示要求警方、檢方或法院不要再追究責任,因此過失傷害可以透過和解請被害人撤告。
車禍和解請專業律師協助
車禍和解需要注意的眉角繁多,一不小心可能賠了錢又吃上官司!也可能和解後對方不履行約定卻索賠無門,若有專業律師從旁協助,能為您省下不少麻煩,且能為您爭取最佳權益!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若想了解詳細的民事律師服務內容,也可點選【民事律師】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