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帶您了解侵占罪如何告發
撿到他人東西後不小心忘記歸還算不算侵佔?撿到東西後多久未歸還會被告侵佔?本文將為您整理侵占罪的成立要件、類型、告發方式及蒐證方式,並為您解答常見關於侵占罪的問題。無論您要告發他人侵佔,又或是不幸遭人控訴侵佔,本篇文章可以幫助您更了解如何告發他人侵佔,或解除侵占他人財物的誤會,協助您成功守護自身權益!

侵占罪成立要件
侵占罪成立需符合以下客觀和主觀要件:

客觀要件
- 合法持有他人之物:行為人一開始需合法持有他人物品,例如:受託保管、租借或因業務關係暫時持有...等。
- 將他人之物佔為己有:行為人需將原本合法持有的他人物品佔為己有、變賣或拒絕歸還,使原所有人無法自由支配該物品。
- 侵占標的物:侵占標的物包含動產、不動產及*準動產。
*準動產:介於動產與不動產之間的一種特殊財產,雖然具有動產的可移動性,但法律上卻賦予其部分不動產的特性,常見準動產包含:熱能、電能...等能量。
主觀要件
- 行為人需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 行為人需明知所持之物屬於他人所有。
- 行為人需具備將物品佔為己有或不歸還的意圖。
侵占罪五大類型
侵占罪依照行為人身份、職務與侵佔物品的不同,可分為:普通侵占罪、侵占遺失物罪、親人財產侵占罪、業務侵占罪及公務、公益侵占罪5種類型,以下將為您介紹各項侵占罪的構成要件:
普通侵占罪構成要件
普通侵占罪(*刑法第335條)是最常見的侵占罪類型,只要行為人將合法持有的他人財物佔為己有、轉售或變賣,即會觸犯普通侵占罪。
*刑法第335條: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侵占遺失物罪構成要件#
若行為人拾獲他人遺失物品,且意圖據為己有,便會觸犯侵佔遺失物罪(*刑法第337條),例如:行為人撿到被害人遺失的錢包後,沒有將錢包歸還被害人,反而任意使用錢包內的金錢。
*刑法第337條: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親人財產侵占罪構成要件
親人財產侵占罪的構成要件大致與普通侵占罪相同,差別在於親人財產侵占罪的行為人和被害人間具有配偶、直系血親或五等內血親...等特定親屬關係。
業務侵占罪構成要件
業務侵占罪(*刑法第336條第2項)構成要件為行為人私吞執行職務時合法持有的財物或讓第三人佔據,例如:公司會計借業務侵占公司資金,並將其轉入私人戶頭。
*刑法第336條第2項: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公務、公益侵占罪構成要件
公務、公益侵占罪(*刑法第336條第1項)的構成要件為行為人私吞因公務或公益所得的財物或讓第三人佔據,例如: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將民眾的捐款轉入私人戶頭。
需注意的是,公務、公益侵占罪與業務侵占罪的差異在於行為人必須是公務員或於公益機構工作者,而業務侵占罪的行為人則不限於公務員身份。
*刑法第336條第1項:對於公務上或因公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侵占罪如何告發?
侵占罪提告方式可分為警局報案及檢察署提告兩種方式:
- 警局報案:被害人搜集相關證據後,可至警察局報案,警察會根據被害人的陳述製作筆錄,並將案件轉至檢查署。
- 檢察署提告:被害人可攜帶相關證據直接向檢察署提起告訴,檢察官確認被告有犯罪嫌疑後,便會起訴被吿。
雖然直接向檢察署提告可以加快案件偵辦進度,但向檢察署提告需要撰寫刑事告訴狀,若告訴狀撰寫不當,則有可能造成案件不起訴,因此若沒有相關法律知識,建議向警局報案或是聘用專業律師為您撰寫告訴狀、提起訴訟。
侵占罪如何舉證?
侵占罪的舉證重點在於證明行為人「不法將合法持有的他人財物佔為己有」,因此證據需能證明「告訴人擁有該物品的所有權」、「被告合法持有該物品」及「被告將物品佔為己有且拒絕歸還」:

- 證明告訴人擁有該物品所有權:告訴人可收集購買證明、銀行單據、匯款紀錄或租賃合約...等證據,證明自己為物品的所有權人。
- 證明被告合法持有該物品:告訴人可透過書面協議或通訊紀錄,證明雙方涉及財務交付或保管關係,若有證人目擊或知曉財務交付過程,告訴人也可以請證人出庭作證。
- 證明被告將物品佔為己有且拒絕歸還:告訴人需出示被告持有物品且拒絕歸還或是出售、轉讓物品的證據,例如:通訊紀錄或是網路交易平臺的銷售紀錄。
侵占罪是公訴罪嗎?
是,除親人財產侵占罪之外,其餘侵占罪均屬公訴罪,即便被害人沒有提出告訴,檢察官仍然可以主動偵查和起訴。
需注意的是,侵占遺失物罪也適用於非告訴乃論,行為人若撿到他人失物且沒有交給警局,而是佔為己有,只要檢察官得知行為人的侵占行為,即可起訴行為人,例如:行為人在路邊撿到皮包但沒有送至警局,而是將撿來的金錢拿去買摩托車,並在社群媒體上提及此事,若事後檢察官得知,便可能遭起訴。
侵占罪可以和解嗎?
可以,雖然侵占罪屬於非告訴乃論,因此和解也無法撤銷告訴(親人財產侵占罪除外),但行為人與物品所有權人和解可以表現出悔意,檢察官可能會因此給予行為人緩起訴處分,法官也可能從輕量刑。
侵占罪和解金多少合理?
侵占罪和解金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最終金額會依照案情而異,以下為您列出影響侵占罪和解金額的因素:
- 侵佔物價值:侵佔財物的價值越高,所需的和解金越高。
- 侵佔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行為人於侵佔財務期間所造成的商譽、商業利潤...等損失,也可以計入和解金的計算範圍。
若雙方無法對和解金額達成共識,便需要透過訴訟程序,由法官判定和解金額。
侵占罪判多久?
侵占罪刑責輕重會依侵占罪類型、犯罪情節輕重、被告是否與被害人和解...等因素而異,以下依照法律條文為您整理各侵占罪的刑責:
- 普通侵占罪(刑法第335條):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30,000以下罰金。
- 侵占遺失物罪(刑法第337條):處$15,000以下罰金。
- 親人財產侵占罪(刑法第338條):親人財產侵占罪的刑責與普通侵占罪相同,但若行為人與被害人為直系血親、配偶或同財共居親屬之間犯侵占罪者,得免除其刑;其他五親等內血親或三親等內姻親之間犯侵占罪者,須告訴乃論。
- 業務侵占罪(刑法第336條第2項):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90,000以下罰金。
- 公務、公益侵占罪(刑法第336條第1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5萬以下罰金。
侵占罪追訴期多長?
根據*刑法第80條,追訴期長短因最重本刑而異:
- 普通侵占罪、業務侵占罪、公務公益侵占罪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追訴期為20年。
- 侵占遺失物罪最重本刑為$15,000以下罰金,因此追訴期為5年。
- 親人財產侵占罪屬於告訴乃論罪,告訴權有效期間為6個月。
*刑法第80條:追訴權,因下列期間內未起訴而消滅:
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三十年。但發生死亡結果者,不在此限。
二、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上十年未滿有期徒刑之罪者,二十年。
三、犯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上三年未滿有期徒刑之罪者,十年。
四、犯最重本刑為一年未滿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罪者,五年。
提告/被告侵占罪就找專業律師!
若您撿到遺失物但一時忘了歸還,不幸被控訴侵占罪,您需要先證明自己並無意圖佔為己有且打算歸還,只是因疏忽而忘記,但如何才能證明自己並無意圖佔為己有?專業律師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可以協助您證明您並無侵佔意圖;若他人將您的個人財物據為己有且拒絕歸還,專業律師也可以協助您搜集相關證據,並提起訴訟,幫助您討回財物並爭取賠償金。無論您需要律師協助蒐集證據、撰寫起訴狀,或是需要法律諮詢服務以了解是否可以提告,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
常見問題
侵占罪可以撤告嗎?
不行,由於侵占罪屬於非告訴乃論,即使被告與行為人達成和解,只要檢察官得知犯罪事實便會開始偵辦,除非行為人與被告具有配偶、直系血親、五親等內血親、三親等內姻親或同財共居親屬...等關係,則可視為告訴乃論的親人財產侵占罪,由被告決定是否撤告。
撿到東西多久算侵占?
侵占罪成立與否與行為人持有時間長短無關,主要視行為人是否「意圖將合法持有的他人財物佔為己有」,例如:若行為人撿到錢包後,馬上將錢包內的錢財匯入自己的戶頭,便會構成侵占罪;反之,若行為人撿到錢包後,妥善保管並積極尋找失主,即便花費較長時間才找到失主,也不會被視為侵占罪。
侵占罪跟竊盜罪有什麼不同?
侵占罪與竊盜罪最大的區別在於行為人取得他人財物的方式是否合法:
- 侵占罪:行為人是在「合法持有」的基礎上,產生不法所有意圖將財物佔為己有。
- 竊盜罪:行為人利用偷竊、強奪...等方式「非法取得、侵害」他人的財產所有權。
例如:行為人向汽車所有權人租借汽車,後續將汽車佔為己有且拒絕歸還,便構成侵占罪;若行為人未經所有權人同意私自將汽車駛出,便構成竊盜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