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肇事逃逸怎麼辦?肇逃無人受傷是不是無罪?
遇到肇事逃逸怎麼辦?構成汽、機車肇事逃逸要件是什麼?肇事逃逸初犯會被關嗎?本文將帶您了解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及肇事逃逸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整理肇事逃逸的處理流程、求償步驟及和解流程,並為您解答有關肇事逃逸的常見問題,無論您是被害人或是肇事人,都能了解遇到肇逃,或被控肇逃要如何處理,請您繼續閱讀:

車禍肇事逃逸定義是什麼?
發生車禍時,肇事方如果沒有停下來就算是肇事逃逸嗎?以為只是小擦撞就離開車禍現場會不會被控告肇事逃逸?以下將從刑法規定為您介紹肇事逃逸罪的構成要件:
刑法車禍肇事逃逸構成要件
根據*刑法第185-4條對於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規定,構成肇事逃逸的要件為:

-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者必須駕駛汽、機車...等動力交通工具;以人力發動的腳踏車、三輪車不算在內。
- 發生交通事故:肇事者需發生車禍事故,造成事故現場。
- 需致人死傷:無論輕傷、重傷或死亡,只要事故中出現人員傷亡即構成肇事逃逸罪;若只有車體損毀便不構成肇事逃逸,但還是可能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面臨罰鍰或吊扣駕駛執照的罰責。
- 行為人逃逸:肇事行為人明知自己造成事故讓人受傷,卻還是逃離現場,或是下車後沒有處理好現場就離開。
簡單來說,肇事逃逸就是在行為人發生汽、機車車禍當下,若沒有下車查看受害者是否傷亡,或沒有留在現場進行後續處理,便構成肇事逃逸罪。
*刑法第185-4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肇事,無人受傷或死亡而未依規定處置者,處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逃逸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個月至三個月」
肇事逃逸可能面臨的責任是?
以下將就刑事、民事及行政責任三方面為您說明肇事逃逸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
肇事逃逸刑責
根據刑法第185-4條規定,汽、機車肇事逃逸的刑事責任依照程度可以分為兩種:
- 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民事責任
構成肇事逃逸要件其中之一為「致人死傷」,而行為人在造成受害人受傷或死亡時,大多也必須負擔醫療費、交通費、財產損失、薪資賠償、精神賠償...等民事損害賠償,若您不幸遭遇車禍,要向肇事者求償,或是肇事者正在衡量合理的賠償金額,卻不知道如何計算,建議您向專業律師尋求協助,由律師為您爭取賠償金,或是請律師檢視賠償金是否合理。
肇事逃逸行政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肇事逃逸者無論是否造成人員傷亡,均需要面臨行政罰款和駕照吊銷等處罰,下表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內容,為您整理肇事逃逸者可能面臨的行政處罰:
肇事逃逸行為類型 | 相應行政責任 |
駕駛人肇事,無人傷亡而未依規定處置。 | 處$1,000以上,$3,000以下罰鍰;除罰鍰外,逃逸者需處吊扣駕照一至三個月。 |
駕駛人肇事無人傷亡,而汽車尚能行駛,未儘速將汽車位置標繪並移置路邊,導致妨礙交通。 | 處$600以上,$1,800以下罰鍰。 |
駕駛人肇事導致人員傷亡,未採取救護措施、未依規定處置、未通知警察機關處理,或是任意移動肇事汽車及現場痕跡證據。 | 處$3,000以上,$9,000以下罰鍰。 |
致人受傷而逃逸者。 | 吊銷駕照。 |
致人重傷或死亡而逃逸者。 | 吊銷駕照,不得再考領。 |
肇事逃逸處理流程
發生車禍時,如果對方肇事逃逸怎麼辦?如果不小心撞到人而被控肇逃,又該如何處理?以下將從「對方肇逃」及「被控肇逃」兩方面為您說明肇事逃逸處理流程:
對方肇逃怎麼辦?
若您不幸遇到道路交通事故,而對方肇事逃逸,建議您盡可能記下對方的車型、車牌號碼,及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等資訊,並盡快報警,請警察人員到場蒐證、處理。
另外,肇事逃逸的追訴權時效為20年,找到肇事者後,建議您盡快提出訴訟,避免追訴權時效過期,而喪失提出告訴的權利。
被控肇逃怎麼辦?
若您接獲警方通知要進行車禍筆錄,或是收到法院傳票,表示您有肇事逃逸之嫌,建議您盡可能配合警察人員蒐證,並配合出庭,若您接獲警方通知或法院傳票,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建議尋求律師協助,由專業律師為您釐清案件狀況,並為您制定法庭對策。
此外,假如您完全沒有印象自己在何時何地發生車禍,必須出示證據(例如:行車記錄器畫面)表達自己並沒有明知車禍發生而逃逸,法官檢視證據後,若認為肇事者沒有主觀犯意,便有可能獲判肇事逃逸不成立。
肇事逃逸求償三步驟
若不幸捲入肇事逃逸事件,後續該如何進行現場處置才能順利求償?以下將告訴您肇事逃逸求償三步驟:
報警
車禍發生時,第一時間務必先打電話報警,並維持現場狀況,切勿任意移動車輛,除非無人傷亡且汽車尚能行駛,則報案人可以在報案後標繪汽車位置,並移至路邊;若有人傷亡,則在報案後也應該尋求救護車協助,再通知保險公司以便申請理賠。
申請肇逃證明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3條,車禍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可以向警察索取「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現場照片」及「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等文件,並請警方註記「肇事逃逸」,以便後續申請理賠及求償。
申請賠償
向警方索取資料後,車禍當事人便可以向投保強制險的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若肇事方沒有保險,則受害人可以向政府所設立的「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請求賠償。
若您想了解更多關於車禍如何求償、車禍對方沒保險怎麼辦或是車禍求償項目...等資訊,可以參考【車子被撞如何求償?車禍求償常見問題一次看】,了解更多關於車禍被撞後的求償辦法。
肇事逃逸可以和解嗎?
肇事逃逸屬於非告訴乃論罪,檢察官只要得知犯罪事實,就會依法提起公訴進行刑事訴訟,所以即使肇事者與被害人達成和解,也無法免除刑事責任,但被害人若願意原諒肇事者並達成和解,則肇事者便有機會在判決中爭取較低的刑罰,以下將以刑事、民事兩方面為您分析肇事逃逸是否應該和解:
刑事肇事逃逸和解
肇事逃逸可能面臨的刑事責任主要有「肇事逃逸」與「過失傷害」。其中,肇事逃逸罪屬於非告訴乃論罪,無法避免檢調單位的偵查,但達成和解將有助於爭取肇事逃逸緩起訴處分;而車禍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則會由被害人提告過失傷害罪,過失傷害罪屬於告訴乃論罪,若雙方和解成功,肇事者便不會被依過失傷害起訴。
民事肇事逃逸和解
民事上的肇事逃逸和解主要與肇事者需負的賠償責任有關,以下將為您整理常見的肇逃和解賠償項目:
- 醫療費用:住院費、手術費、藥品費、掛號費...等皆是醫療費用常見項目,需注意的是醫療費用單據必須由具執照的中西醫院開立,並採實支實付為主,因此必須保留相關單據。
- 就醫交通費用:被害人在治療期間來往醫院所需花費的實際交通費用,採實支實付為主,因此需保留單據證明。
- 看護費用:經主治醫生診斷,並在診斷證明上標註需要看護照顧,被害人在雇用看護照顧後,便可向加害人請求該費用。
- 薪資賠償:經醫生證明被害人無法工作,被害人可依照專業醫師診斷證明書上註明的不可工作時長,並以被害人車禍前6個月的平均薪資為基準,向肇事者請求補償。
- 財產損害賠償:因車禍造成的車輛損壞或是其他財物損失,被害人可以向肇事者請求賠償。
- 死亡賠償:因車禍造成被害人死亡,所產生的後續費用可由被害人家屬向肇事者求償。
- 車禍精神賠償:被害人可以向肇事者請求因為車禍而造成的「非財產上損失」,精神賠償屬於心理層面的賠償,沒有明文規定的制式證明文件,通常法官會考量雙方的身分、地位、經濟能力以及原告的受傷程度等一切情況,判定精神賠償的金額。
肇事逃逸和解流程
許多人遇到車禍會表示「小擦撞而已,不用報警」,而選擇私下和解,但通常只有口頭約定,事後若對方反悔,而需正式和解或調解時,便可能以「肇事逃逸」為由被索取高額賠償金,更可能因此吃上官司!建議您,發生車禍最好馬上報警,並配合警方程序處理;對方若真的急著離開,最好先請對方簽和解書,並要求對方出示證件,證明是本人簽署,若對方不願意簽和解書,記得留下對方的手機號碼,並記下對方車牌,拍照、錄影紀錄車禍狀況,再自行到警局備案。
以下為您整理肇事逃逸和解流程:

1.釐清肇事責任
進入和解談判之前,應先透過報案後警方提供的車禍初判表釐清事故責任,若有申請車禍鑑定也可以檢附鑑定報告,以證明肇事責任,並作為向責任方求償的依據。
2.請教專業意見
和解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向專業律師尋求法律諮詢,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律師也能確保和解協議過程中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幫助當事人制定合理的和解契約。
3.聯繫保險業者
肇事責任確定後,應即時聯繫保險業者,通常保險公司會根據保單條款提供賠償,此外,和解當下若有保險理賠專員同行,也有助於進一步釐清理賠的範疇,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4.約定和解時間與地點
當事人雙方可以協議約定和解的時間與地點,建議您在選擇和解地點時,為確保安全,務必選擇公開場所進行和解協商,若擔心和解內容對您不利,可以委任律師一同出席,由專業律師確認內容與和解過程的合法性,能保障您的權益。
5.商議肇事逃逸和解金
商議和解金時,務必仔細列出醫藥費、車輛維修費或精神損害賠償...等每項賠償的範圍、金額及名目,賠償內容寫得越詳細,越能避免後續的爭議,若您想了解常見車禍賠償項目、車禍賠償計算方式...等與車禍賠償行情有關的資訊,可以參考【車禍賠償行情看這篇,了解車禍賠償計算方式】,了解更多關於車禍賠償的詳細內容。
6.簽訂和解契約
當雙方就和解金額及內容達成共識後,務必簽署書面契約佐證,避免日後出現爭議;此外,雙方若無法就和解金額及內容達成共識,也可以前往鄉鎮市區公所聲請調解,若調解仍無法成立,便需透過訴訟處理。
肇事逃逸常見問題
「肇事逃逸不知情」有罪嗎?
構成肇事逃逸要件之一是「明知自己造成事故讓人受傷,還是逃離現場」,因此若肇事人可以證明自己不知道造成事故及他人傷亡,就不算觸犯肇事逃逸罪。
肇逃無人受傷是不是無罪?
構成肇事逃逸要件之一是「需致人死傷」,但即便無人傷亡,若沒有依照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處置現場,便有可能受行政處罰,以下為您整理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在車禍無人傷亡下應做的4件事:
- 若事故地點在車道或路肩,應在適當距離處豎立車輛故障標誌或其他明顯警告設施。
- 若造成火災,應迅速撲滅,以防止災情擴大,並儘速通知消防機關。
- 不得任意移動肇事車輛及現場痕跡證據,除非駕駛人能標註或繪製車輛位置及現場痕跡證據,並拍照、錄影存證,才能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處。
- 除非當事人當場和解,否則應先報警,並等待警方到場處理。
除此之外,根據法院過往判決,法官認為即便現場無人傷亡,肇事者在事故發生時,除了不得任意變動現場,也需要下車再度確認並進行後續處理,並符合下述狀況,肇事者離去才不會被控肇逃:
- 告知被害人、執法人員及相關人員(被害人同車者)自己的姓名、電話...等必要聯絡資訊。
- 取得被害人本人同意才可以直接離開。
小擦撞肇事逃逸會怎麼樣?
小擦撞肇事逃逸若沒有人員傷亡,便不構成肇事逃逸,但若對方車體有損毀,肇事者仍需負擔民事賠償責任並受行政處罰。
車禍離開現場還能報警嗎?
可以,只要在車禍事發後六個月內,都還是可以報警提起刑事告訴。
肇事逃逸多久警察會通知?
警方會在事件發生後約10到15天通知,在報案當事人通知警方到車禍現場,且警方受理報案後,警方會先以雙掛號通知肇事車主於約定時間接受調查,再以電話通知報案當事人與肇事人同時到案說明。
肇事逃逸不和解會怎樣?
肇事逃逸屬非告訴乃論罪,因此無論是否和解都會被檢察官起訴,但若車禍雙方有達成和解,較有機會獲判緩刑或輕判。
若雙方無法和解,可到鄉鎮市區公所申請調解,若調解無法成立,可向檢察官或法官表達有賠償意願,讓檢察官或法官通知被害人到法院調解,即便對方不出席或是和解金額無法達成共識,法官也會認為肇事者有心賠償而判處緩刑或輕判。
肇事逃逸初犯會被關嗎?
會,肇事逃逸無關是否初犯,只要駕駛動力工具肇事,且致人死傷而逃逸,就會被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遇到肇事逃逸可以申請強制險理賠嗎?
可以,一般情況下肇事車主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會提供理賠給付,但若肇事車輛逃逸且無法追查、肇事車輛未投保強制險、肇事車輛為未經同意使用車輛(如:失竊車)或是依法無需投保強制險的車輛(如:拼裝車、農用車),受害者可就近於任一間產險公司申請補償金,由特別補償基金提供理賠給付。
遇到車禍就找專業律師!
若您是肇事逃逸的受害者,專業車禍律師可以在和解過程中確保和解內容的合法性與公平性,並為您爭取最佳的車禍賠償金;若您是肇事者,車禍律師可以協助您擬定法庭策略以減輕罪責,並為您檢視賠償金是否合理,因此,無論您是受害者還是肇事者,遇到肇事逃逸或被控肇事逃逸時,建議您先尋求車禍律師的協助,車禍律師將運用其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為您爭取最好的處理結果,若您正面臨車禍處理問題,並正在尋求專業律師的支援,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