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銷4P?透過4家知名企業案例帶您活用4P行銷策略!
行銷策略百百種,不只有內容行銷、網路行銷和社群行銷等大方向的行銷概念,另外還有有4C行銷與7P行銷的行銷組合,而這兩種組合都是由「4P行銷」衍伸、發展出的策略模組,因此在了解更多詳細且豐富的行銷理論前,先來了解最基本的「4P行銷」!

行銷4P是什麼?商業行銷的4P理論

4P行銷是一種行銷理論,也稱為市場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用來幫助企業與生產者分析產品定位以找到該產品的目標市場、最適化定價、行銷通路與行銷方式以發揮產品價值。其中行銷4P的「4P」分別代表Product 產品、Price 價格、Place 地點(通路)和Promotion 促銷(推廣),下面將一一為您介紹4P分別代表的行銷意義:
產品行銷策略(Product)
產品泛指有形的商品與無形的服務,您的產品或服務要可以解決特定消費者的需求與問題,行銷人員需要了解產品週期、產品賣點以及產品能為消費者解決什麼問題?在為產品制定策略時,您可以參考下列問題:
消費者端
1.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是誰?(年齡、性別、職業...等)
2.消費者從這個產品或服務獲得什麼?
3.產品有哪些特性可以滿足消費者?
4.消費者在什麼樣的時間、地點與如何使用該產品?
產品端
1.產品或服務是什麼樣子?像是:產品的顏色、尺寸、材質...等,以及名稱是什麼?如果是服務,提供哪些服務內容?
2.跟競爭產品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
價格行銷策略(Price)
產品的定價會直接影響銷售數字,而價格的制定不僅因成本而異,也會因消費者「認知」的產品價值高低而有所不同,若消費者認為產品價值「高」則可以制定高於客觀成本的定價;反之,若消費者認為該產品價值「低」,則必須將商品定價降低,才有可能順利銷售。另外,競爭者定價、促銷活動或銷售通路也會影響產品定價。在制訂價格策略時,您可以參考下列問題以制定最合適的產品價格:
消費者端
1.目標消費者經濟能力的大致範圍為何?例如:是消費能力高的白領階級?小資上班族?或是消費力低的學生族群?
2.產品或服務對消費者的價值是什麼?
3.目標消費者對價格是否敏感?
4.目標市場的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範圍為何?
產品端
1.產品的生產成本、運送成本與銷售成本是多少?
2.微幅降價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嗎?
3.消費者可接受微幅調升價格嗎?
4.競爭者售價是多少?
地點、通路行銷策略(Place)
「要在什麼地方販賣?」包括了線上的網路平台或實體店面銷售,如果是線上銷售要選擇哪些網路平台?或者是否要自行架設網站?實體販售要選擇哪些通路?是否需要經銷商或代理商?在制定通路策略時,您可以優先思考下列問題以協助您選擇合適的銷售通路:
消費者端
1.目標客戶會在哪裡找這類產品?
2.目標客戶會在哪裡出現?
3.實體販售要選擇哪種店面?(超商、超市或是量販店...等)
4.消費者如何取貨?要多少成本?
5.哪一個平台適合銷售該產品?
產品端
1.產品適合線上銷售還是實體販賣?
2.產品適合找經銷商或代理商嗎?
3.選擇的通路成本高嗎?是否划算?
4.競爭者如何運送?在哪販賣?為什麼?
5.該如何運送讓消費者最容易收貨?
促銷、推廣策略(Promotion)
了解產品定位、制定好價格也決定了通路後,最後則是思考要怎麼賣?用什麼方式?傳統行銷有電視廣告、傳單或雜誌,網路行銷則有Google廣告、社群行銷、內容行銷、KOL行銷、SEO關鍵字與EDM行銷...等,行銷方式不限於一種,可以多種方式組合,並根據行銷目標選定最合適的銷售策略,像是:庫存過多可以給「買一送一」的優惠;銷售新品可以「新品7折」作為促銷手段;為了吸引消費者成為會員、推廣品牌,可以推出「加入會員享200元折價卷」...等。在制定推廣策略時,您可以思考下列問題以規劃出最有效的促銷方式:
消費者端
1.目標消費者多在什麼時間、地點出現?例如:上班族多在通勤時間經過車站,或在午休時間滑手機、上網。
2.哪種推廣方式可以觸及您的目標客戶?(電視廣告、大型看板或是EDM、社群、網紅...等)
3.促銷有季節性或時間限制嗎?
產品端
1.用哪種方式促銷?短期、中期、長期的行銷方式為何?
2.產品週期長或短?
3.如何利用促銷推廣品牌?
4.競爭者是否也有促銷活動?會影響您的促銷決策嗎?
5.如何收集促銷成效的數據?
6.行銷預算有多少?
4家知名企業的行銷策略範例
了解行銷4P是什麼後,接下來將提供您Apple、全日空、Uniqlo以及Lawson等4家知名企業的行銷4P策略範例,讓您更了解如何運用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地點策略與促銷策略:
產品行銷策略:Apple 行銷策略案例
過去人們在聆聽音樂時都需要至唱片行購買CD,在家中播放器或攜帶隨身聽重複播放,後來Apple推出iTunes與iPod,iTunes可讓人們在線上購買喜歡的專輯並下載,iPod則讓用戶以更輕巧、更方便攜帶的裝置聆聽下載的專輯。

隨著iTues與iPod的普及,瑞典的Spotify也於2008年問世,並且改變了使用者聽音樂的模式,Spotify是音樂串流市場最早的先驅,使用者只需每月付費,即可透過網路選擇自己喜愛的歌曲,且不受數量限制,改變以往「購買專輯」的商業模式。
Apple則是在2015年才推出相同的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但Apple提供了「客製化歌單」、「為您推薦歌曲」、「追蹤喜歡的歌手」以及「24小時廣播節目」等與Spotify不同的功能,提供使用者更多Spotify無法提供的服務,在產品發表後的一年內即有超過1,300萬名付費會員,並於隔年翻倍,目前在音樂串流市場的佔有率超過15%,僅次於Spotify,位居音樂串流市場第二名。

Apple隨後推出的新產品「HomePod」則將音樂帶回家中,不僅如此,更主打為可以串連智慧型手機與家電的智慧音箱,具備高效能CPU與低音喇叭的HomePod即便價格高昂,但傳統音箱不及的多功能與Google等其他智慧音箱沒有的高音質,讓HomePod成功導入市場,由於其可串連Apple Music的功能,更連帶提高Apple Music的訂閱量。
- iTunes與iPod的推出掀起音樂市場的革命
- Apple Music推出競爭者(Spotify)沒有的功能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需求
- HomePod讓消費者在家中獲得更高品質的音樂享受及智慧生活
價格行銷策略:全日空價格行銷分析
看完Apple的產品行銷策略範例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價格策略範例。在看全日空的價格行銷策略前,首先先來了解什麼是單一價格與動態定價:
單一價格與動態定價

通常在航空業,旅遊淡季時航空公司會剩較多位置,而旅遊旺季時所剩空位較少,此時若沒有針對價格調整,消費者對機位的需求數量就會維持在A點;反之,若是在淡季調低價格,需求數量則會增加至a、b點,但旺季所剩位置不多,能滿足的需求數量也較少,因此可調高價格至c、d點。而下列則為「單一價格」與「動態定價」的總收入差別:
單一價格
若不論旅遊淡季或旺季,航空公司都賣單一價格,總收入只有左側曲線圖中的紅色方形面積大小。
動態定價
航空公司在剩餘位置多時調低售價;剩餘位置少時調高售價,總收入便有右側曲線圖中每個長方形加總的面積大小。由上圖可了解不論航空公司調降或調漲價格,都會有乘客購買機票,因此動態定價的總收入高於單一定價。
全日空的價格策略
全日空的價格策略因此採取上述「動態定價」的最大收益模式,而有不同的機票價格販售類型,像是:一般購買時的基本票價;全日空會員專屬的「商務票價」;股東、身障人士或特定顧客的「特定票價」;搭乘日21天前預約的「SUPER VALUE 21」和75天前預約的「SUPER VALUE 75」等票價較低的早鳥票;搭乘日當天剩餘的空位也有「Smart Senior」、「Smart U25」等優惠價格;而旅遊旺季、連假期間的機票則會有所調漲。

另外,為維繫既有顧客,全日空也有「飛行常客獎勵計劃」,全日空加入全球三大航空聯盟之一的「星空聯盟」,讓顧客搭乘聯盟中的其他航空公司也能累積哩程,並將會員分為「Bronze Service」、「Platinum Service」、「Diamond Service」三個等級,依照累積的哩程數決定會員等級,而會員等級不同則可以享有不同的優惠待遇,例如:使用候機室、優先登機或是獲得大量紅利哩程...等,而哩程可以折抵票價,因此最高級會員通常能間接享有折扣優惠,全日空藉此得以留住許多消費者。
- 旅遊淡季時微幅調降票價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 旅遊旺季調漲的價格消費者可接受
- 飛行常客獎勵計劃對消費者有更多附加價值,藉此維繫既有顧客
地點、通路行銷策略:Uniqlo 通路行銷策略
介紹Uniqlo的通路策略前,先來看看銷售通路隨著市場的改變有什麼變化:
銷售通路的變遷

過去最早的銷售通路為「單一通路」,消費者到實體店面觀望商品後,店面陳列的商品讓消費者認知到商品特點,並在實體店面中採取行動(購買);有了電商後消費者除了實體門市也能線上購物而有「多通路」的銷售模式,起初的電商通路與門市通路尚未整合,雖是同樣的品牌但門市與電商販售的品項不同,「認知」、「觀望」與「行動」的購物過程在實體通路與線上通路各自獨立。

線上線下串連後出現了「跨通路」的銷售模式,實體門市與電商網站的販售品項同步,消費者可在網路參考商品,到實體門市實際感受商品品質後再購買;反之也可能先在實體店面挑選,之後才在線上下單,雖線上線下已有連線,但尚未整合,門市無貨時無法從線上商店將物品寄送至消費者家中。
最後,所有銷售與資訊管道整合後便有了「全通路」的銷售模式,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下單,並以到店取貨、宅配或超商取貨的方式收到商品,在全通路的銷售模式中,消費者與產品的接觸有多種排列組合,打破線上與線下購物的界線。
Uniqlo的商業模式
在過去,服飾界一直都是由「製造者製造、批發者批發、零售者販售」這樣的分工機制作為商業模式,而Uniqlo原本即是此分工機制下的「零售者(服飾店)」以販賣平價成衣,後來為了突破零售者的角色限制,Uniqlo開始自行建構企劃、生產與販售的機制。

1999年,Uniqlo為了籌備「生產」業務,在成衣工廠最多的中國上海設立辦公室,而為了加強「企劃」與「販售」在2000年成立東京本部辦公室,自此從原料開發採購、設計、商品企劃、生產管理到倉儲物流、販售都由Uniqlo一手包辦。
掌握了完整的企劃、生產與販售流程後,Uniqlo也推出網路商店、App購物,除了滿足顧客在所有通路都可進行消費,也整合線上與線下的通路,像是:讓顧客可於實體店面測量尺寸以製作半訂製的西裝外套,在工廠製作完成後直接交由物流運送至顧客指定地點,不需再親自返回店面取貨。
Uniqlo一手包辦整個企劃、生產與銷售流程,少了製造商、批發商的分潤,相同的成本價可以回饋給消費者更高品質的商品。全通路的整合也跟上數位時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讓Uniqlo成為平價服飾業的龍頭。
- 目標客戶可能從實體店面、網路資訊尋找商品
- 目標客戶可以直接在店面或網路下單
- 一條龍的企劃、製造、銷售通路讓消費者得到更高品質的商品回饋
- 消費者可自由選擇取貨方式
促銷、推廣策略:Lawson 行銷活動案例
您有看過日本大型連鎖超商之一「Lawson」的社交帳號像是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嗎?如果您有看過,是否也好奇大頭貼中的包包頭女孩是誰呢?下面將為您介紹這位包包頭女孩 - Akiko Chan的由來與Lawson的促銷、推廣策略:

Lawson企業形象人物-Akiko Chan由來
Lawson為了推廣品牌、經營社群媒體,在2010年設立Twitter帳號後,第一篇發文不是新品或活動資訊,而是發出一張「在Lawson打工的大二女工讀生Akiko Chan的背影照片」,並宣布舉行「Akiko Chan正面插圖」比賽,此次徵選收到了大量的回覆,也間接提高了Lawson Twitter帳號的宣傳效果,最後Lawson將票選冠軍作為社群媒體的大頭貼,並以虛擬的女工讀生Akiko Chan作為企業形象人物,以女大生的口吻在社群媒體中發布各種資訊。

在以年輕女性為主要用戶的Instagram中,Akiko多發布與甜點相關的文章,並以表情符號、顏文字等年輕女性間常用的溝通方式撰寫文案,相較單板制式的公司介紹,Akiko的發文更親切有吸引力。

平易近人且帶有活力的工讀生形象,以及依目標受眾喜好撰寫貼文內容與文案的方式,讓Lawson官方的Instagram帳號至今累積近百萬的粉絲數量。
- 短期以Akiko Chan徵圖手法帶動Twitter帳號活絡度
- 中長期以Akiko Chan親切有活力的形象在其他社群體與消費者持續互動溝通
- 利用Akiko Chan作為品牌形象人物,打造Lawson平價的平民品牌形象
商業行銷企劃交給專業行銷公司
讀完以上介紹,身為行銷人或想成為行銷人的您有更了解行銷4P是什麼了嗎?了解該如何使用產品、價格、地點通路和促銷推廣制定行銷策略嗎?如果行銷理論對您來說還是過於抽象,沒關係!精彩的行銷案例與專業的策略規劃都來自經驗豐富的行銷人員,若您是品牌、商家想規劃行銷策略幫助新品大賣,或是推廣品牌知名度,歡迎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將有PRO360平台中的行銷企劃公司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或是您可以點選【行銷企劃公司】了解更多內容。想找專業行銷公司協助擬定行銷企劃?交給全台最大媒合平台PRO360達人網協助您找到獨具創意的專業行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