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肖像權的要件是什麼?後果與防範措施一次看
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盛行的現代社會中,經常聽到因為不小心拍到別人的照片而被控侵害肖像權,但肖像權的定義是什麼?符合哪些條件才算侵害肖像權?本文將帶您瞭解侵害肖像權的要件及可能的法律風險,並告訴您滿足何種條件便可以合法使用肖像權,請您繼續閱讀:

什麼是肖像權?
肖像權通常是指個人對其肖像(即自己的面貌或外貌特徵)所擁有的法律權利,並賦予個人對其肖像在商業、公開展示或其他使用方面的控制權,肖像權在台灣並無法律明文規定,但根據法院判決實務,通常認定肖像權是法律上人民應有的「權利」,並納入民法第18條第1項「人格權」加以保護。肖像權的主要內容包括:
- 使用權: 個人有權決定其肖像在何種情況下被使用或公開展示,以及以何種形式被使用。
- 權利收益: 個人有權由其肖像使用權中獲得經濟收益,這意味著未經授權使用某人肖像的行為可能構成侵權,需支付相應的權利金或賠償。
- 保護權: 個人有權保護其肖像免受未經授權、惡意或誹謗性使用的侵害。
侵害肖像權的行為類型
以下為您整理常見的三種侵害他人肖像權的行為:
- 製作他人肖像:包括攝影、繪畫、雕塑...等任何藝術手法創造他人的肖像,即便沒有傳播,也屬於侵害肖像權。
- 公開傳播他人肖像:未經許可而將他人肖像展示於公共場合或社群媒體,便可能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 帶營利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將他人的肖像用於商業廣告、產品包裝或其他盈利活動皆屬侵犯肖像權。
侵害行為類型 | 具體行為 | 可能後果 |
製作他人肖像 | 未經授權繪製肖像 | 侵犯個人肖像創作權利 |
公開傳播他人肖像 | 在社群平台公開他人肖像 | 傷害個人隱私權與名譽權 |
帶營利目的使用他人肖像 | 將他人肖像用於商業宣傳 | 侵占個人肖像經濟利益 |
不會侵害肖像權的三種條件
在滿足以下三項條件的情況下拍照、作圖或使用他人照片,法院有可能不會認定該行為侵害肖像權:
- 公眾人物:公眾人物的肖像在一定範圍內,得被自由利用,例如:明星在公開活動中宣傳禁煙活動被拍下並宣傳,就不會侵害肖像權,但需注意的是,即便是公眾人物在公開活動中的肖像,亦不得做為商業廣告使用。
- 公益性:若製作肖像的行為屬於公益性質,則不會侵犯肖像權。
- 使用場合與目的:使用肖像的手段是否合理,或是否有其必要性。
侵害肖像權的法律風險
「製作他人肖像」、「公開傳播他人肖像」及「帶營利目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除了侵害肖像權之外,還可能帶來其他法律責任,以下為您整理侵害肖像權可能帶來的法律責任:
侵害隱私權
根據司法院第689號解釋,縱使在公共場所中,個人也享有不受他人持續注視、監聽、接近...等侵擾私人活動領域及個人資料的自主權利,但仍須以「可以合理期待他人不侵擾」的範圍為限,例如:若一個人在公開場合演講,則一般不會認為此人不欲他人窺探侵擾,所以若隨意錄下演講,且放上網路進行販售,可能會侵害肖像權,但不會侵害隱私權,相反的,若一個人只是單純獨自外出購物,卻遭他人沿路監控拍攝並放上網路,此時可以合理認為此人並不想被侵擾,卻遭到他人侵擾,就可能構成隱私權侵害。
妨害秘密罪
妨害秘密罪與侵害隱私權的規範相似,但妨害秘密罪的規定更加具體且嚴格,僅限於無故窺視、竊聽、竊錄他人的非公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所以假如有人將封閉空間內的對話或是通訊軟體的私人對話錄音並外流,便可能形成妨害秘密罪,但必須注意的是,若偷拍或竊聽的內容中,自己就是對話或活動的參與者,則不構成妨害秘密罪。
違反個資保護法
有無違反個資法通常要根據目的來判斷,評估該行為是不是為了保護公共利益所必要採取的行動,例如:有人發現他人正在盜竊他人財物,就將偷盜者拍下放上網路,拍攝者的行為可視為警示他人有竊賊,或可作為執法證據,屬於保護公共利益的行動,因此不算違反個資保護法。
侵害肖像權的賠償
根據民法第184條第一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肖像權者可以向侵權者請求賠償,但侵害肖像權的賠償請求較難適用於一般大眾,一般人的肖像權難以像藝人、明星或公眾人物一樣量化價值,所以通常會因為無法主張損害的具體價值而難以請求賠償。
若您不幸遇到侵害肖像權的事件,雖然不能根據民法第184條求償,但您依舊可在請求對方除去侵害肖像權的資料後,向法院請求精神賠償,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侵害肖像權的行為都能獲得賠償金或慰撫金,必須要符合法官認為「情節重大」的狀況才能獲得精神賠償,因此建議您,若遇到可能為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時,務必盡可能的蒐集相關證據以利法官判決。
被侵害肖像權就找專業律師!
侵害他人肖像權的事件層出不窮,不論您是肖像權被侵害,想為自己討回公道;或是因未注意而不幸遇到他人控訴侵害肖像權,卻不知道如何處理,專業律師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可以提供您專業的法律諮詢,協助您解決相關問題,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
侵害肖像權常見問題
侵害肖像權可能面臨哪些法律後果?
侵害肖像權可能面臨民事責任,需賠償金錢損失、精神損害賠償,或被要求停止侵害與公開道歉;刑事責任方面,侵害肖像權可能構成妨害秘密罪、妨害名譽罪...等,並被判處罰金或有期徒刑。
如何區分合法蒐證和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合法蒐證通常是基於必要性與合理性,並且沒有侵犯意圖,例如:司法證據蒐集;而侵害肖像權則涉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公開或營利使用他人肖像。
公共場合拍攝是否可能侵害肖像權?
是的,即便在公共場合,如果拍攝行為有侮辱或毀謗他人,或有其他不正當目的,也可能侵害他人肖像權。
如何避免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避免侵害肖像權的方法包括:積極獲取肖像的使用同意、遵守法律規範、限制對肖像的存取與分享、使用肖像權同意書確認權利關係,並即時處理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