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詐騙怎麼辦?詐騙報案流程總整理
遇到詐騙怎麼辦?詐騙報案流程是什麼?本文將為您整理詐騙報案流程、報案時效、詐騙案件處理流程...等詐騙案件處理的相關知識,幫助您了解遭人詐騙時該怎麼辦。

詐騙報案流程
遇到詐騙時,建議務必保持冷靜,並依照以下步驟處理:

立即報案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若發現自己可能遭遇詐騙,應第一時間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直接至當地警察局報案,警方會記錄案件並展開初步調查;165專線則能即時提供防詐建議,並協助受害人查詢詐騙手法。此外,建議您在報案時,詳細說明詐騙手法、金額、時間...等細節並提供相關證據,確保警方能掌握完整資訊。
需注意的是,雖然詐騙案件也可以採取網路報案,但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告訴及告發仍需至派出所製作筆錄或提交書狀,才會視為完成正式報案程序。
通知銀行或金融機構
若發現自己可能遭人詐騙,應立刻聯絡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請求暫停交易或申請帳戶止付,防止資金遭到詐騙集團提領;若款項已轉帳至其他銀行,可請求銀行協助發函要求對方銀行凍結款項。此外,您也可以請銀行提供相關交易紀錄,作為後續調查的證據。
保存詐騙相關證據
來電紀錄、轉帳或存款憑證...等所有與詐騙相關的證據都應妥善保存,若詐騙行為涉及LINE、WhatsApp…等通訊軟體,則應保留完整對話紀錄;若為釣魚網站或網路購物詐騙,則務必將詐騙網站及購物明細截圖保存,以便警察機關後續調查。
尋求專業法律協助
若不幸遭到詐騙,建議您報案後立即尋求專業律師協助,專業律師可以提供法律諮詢,並代表受害人提起刑事或民事訴訟,甚至可以協助申請假扣押詐騙人的財產,提升追回款項的機率。
詐騙案件處理流程
詐騙案件的處理涉及刑事與民事兩部分,以下為您整理詐騙案件處理流程:
刑事訴訟流程
詐騙案件的刑事處理程序如下:
- 報案/檢舉
- 警察局受理並展開調查
- 移送檢察官偵查
- 檢察官決定是否起訴
- 法院審理
- 判決與執行
當案件進入刑事偵查階段,警方會收集資金流向、通聯紀錄...等相關證據,並傳喚相關人員調查,若檢察官認定證據充足,將對嫌疑人提起公訴,最終由法院裁決。
民事訴訟流程
若受害人希望追回損失,可透過以下民事訴訟流程請求賠償:
- 遞交起訴狀起訴
- 被告收到起訴狀後,可提出答辯狀
- 法院受理並展開審理
- 法院判決
需注意的是,依照民法第197條第1項規定,因侵權行為所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被害人)得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起,2年內不行使便會消滅,但通常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較長,甚至可能超過2年,若受騙人在刑事案件結束後才提起民事訴訟,可能會因為請求權時效已過而無法提起民事訴訟,因此建議您提起刑事告訴時,應一併提起民事損害賠償,才能增加取回受騙錢財的機會。
詐騙案件處理時間
詐騙案件的偵辦與審理時間依個案情況而定,通常需耗時數月至數年不等,影響處理時間的因素包括:案件複雜度、涉案人數、證據充足程度...等,一般而言從發現警示帳戶到檢察官開庭,約需1-3個月,後續交由法院審理至判決出爐,約需半年到一年,實際時間依個案情況而定;若案件涉及跨國詐騙,還可能因為需要國際司法合作,導致時間進一步拉長。

詐騙報案時效
依照刑法第80條第1項第2款規定,詐欺罪的法定刑罰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追訴期為20年,但由於民事求償時效為2年,仍建議您若不幸遭到詐騙,應盡快報案避免超過時效,造成自身權益受損。
詐騙的錢拿的回來嗎?
被詐騙的錢是否拿得回來,取決於遭詐騙後的報案時間,若報案時詐騙集團仍未將款項從帳戶中提出,被詐騙人便有較高機會可以取回被詐騙的錢;若報案時詐騙人已將款項取出,建議您盡快報案、聯繫金融機構並諮詢專業律師,由專業律師為您提起訴訟,透過法律程序取回遭騙金額。
遇到詐騙就找專業詐騙律師!
詐騙案件涉及刑事與民事訴訟流程,若您不清楚法律程序,可能會錯過處理詐騙案件的黃金時間,建議您若不幸遭到詐騙,報警與通知金融機構後,應儘速諮詢專業律師,在刑事流程中,律師可幫助受害人整理證據、向檢察官提出訴求,並確保檢察官能夠依法起訴詐騙者;在民事流程中,律師可協助受害人提起損害賠償訴訟,增加追回款項的機會。若您正在尋求專業詐欺律師的協助,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詐欺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
常見問題
詐騙案需要多久才開偵查庭?
一般案件偵查需要1-3個月,實際開庭時間依案件複雜程度而異,若案件證據明確且涉及人數較少,便可能在2週-1個月內開庭;若案件規模較大,涉案人數較多,便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調查才能開庭。
被告詐欺多久會收到傳票?
通常收到帳戶警示通知後,2-3週內會收到警局到案說明書,1-2個月內會收到傳票通知出庭。
收到詐欺通知書怎麼辦?
收到詐欺案件通知書時,應先確認通知書內容,確認自己是被害人、證人或涉案人。如果是被害人,應儘速準備相關證據,配合警方與檢方偵辦;如果是證人,則應誠實陳述事實,以協助案件調查;若不幸成為涉案人,應立即聯繫專業律師,以確保自身權益。
人頭戶 vs 警示戶
人頭帳戶與警示帳戶是兩個經常被混淆的概念,事實上兩者指的是同一個帳戶,只是由於程序不同而有稱呼差異:通常當詐騙集團利用民眾的帳戶洗錢和騙取金錢時,便可稱該帳戶為人頭帳戶;而檢警、金融機構發現後便會將該帳戶設為警示帳戶,並凍結該帳戶的一切行為。
需注意的是,若您的帳戶成為供詐欺犯人洗錢或騙取金錢的人頭帳戶,即便您毫不知情,也可能因為帳戶涉及犯罪活動而須負法律責任,因此若您發現自己的帳戶淪為人頭帳戶,或是收到銀行通知自己的帳戶變為警示帳戶,卻不知道該如何解除警示帳戶,可參考【帳戶被凍結怎麼辦?如何解除警示帳戶?】了解如何解除警示帳戶,或是聯繫專業律師,由專業律師為您根據案情擬定法庭對策,幫助您減輕或免去法律責任並解除警示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