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條件有哪些?如何爭取緩刑?
緩刑可幫助犯行輕微的犯罪行為人免除牢獄之災,得到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如何才能爭取緩刑?緩刑是否會留下前科?與易科罰金的差異是什麼?本文將為您整理緩刑定義、與易科罰金及緩起訴的差異,並告訴您該如何爭取緩刑、爭取緩刑的條件...等與緩刑有關的法律知識,幫助您了解如何爭取緩刑判決。

緩刑意思
緩刑意指「暫緩執行刑罰」,當法院認為被告犯罪情狀輕微,法官會給予被告一段觀察期,若被告在緩刑期內沒有再犯,且遵守相關規定,就可以不用執行原先宣告的刑罰。
緩刑期間有多久?
緩刑的起算時間是從判決確定之日開始計算,最短為2年,最長為5年,法官會根據案件情節和被告狀況決定緩刑時間的長短。
緩刑會有前科嗎?
若在緩刑期間犯罪者沒有再犯罪,並履行參與勞動服務、寫悔過書...等法院所規定的相關義務,待緩刑期滿,法院原本宣告的刑罰就會失去效力,也視同未判刑,因此不會有前科紀錄。
易科罰金是什麼?
易科罰金是當法院判決*宣告刑為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時,可以透過繳納金錢代替入監服刑,法官會根據法定最重本刑及案件情節決定易科罰金的金額。
*宣告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時,依據刑法規定判處的具體刑罰。
緩刑、易科罰金哪個好?
緩刑及易科罰金是兩種不同的刑罰執行方式,不會同時適用,因為易科罰金只有在被告確定不要緩刑或緩刑被撤銷的情況下,才會作為替代服刑的方式,以下將為您詳細介紹兩者間的差異:
- 緩刑:主要目的是暫緩執行刑罰,讓受刑人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若緩刑期滿且沒有被撤銷,被告將視同未判刑,因此不會有前科紀錄。
- 易科罰金:受刑人可透過繳納罰金代替有期徒刑或勞役,但由於刑罰依然存在,因此會留下前科紀錄。
因此若法院宣判得易科罰金,且可緩刑,則被告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解決方式,例如:法院判決被告6個月有期徒刑可易科罰金並緩刑3年,被告若不希望有前科或經濟條件有限,則應選擇緩刑;若希望快速解決問題,則應選擇易科罰金。
緩刑 | 易科罰金 | |
定義 | 暫緩執行刑罰,讓受刑人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 透過繳納罰金代替刑罰 |
適用條件 | .宣告刑為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被告沒有因為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 .被告在刑期執行完畢或赦免後的5年內,沒有再因為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 | .被告犯最重本刑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 .法院宣告刑為6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
前科紀錄 | 緩刑期滿且未被撤銷,便不會留下前科紀錄 | 會留下前科紀錄 |
緩刑、緩起訴的差別?
緩刑與緩起訴是在不同訴訟階段、由不同人提起的處分,緩刑是法院判決有罪後才能宣告;而緩起訴是檢察官在偵查階段的決定,以下將為您詳細介紹兩者間的差異:
- 緩刑:主要目的是暫緩執行刑罰,讓被告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只要在緩刑期間內沒有被撤銷,就不用執行原判刑罰,且被告也不會有前科紀錄。
- 緩起訴:主要目的為暫緩起訴,若檢察官認為案件輕微,或是被害人與加害人在偵查階段已達成和解,檢察官就有可能作出緩起訴處分,緩起訴確定後,案件不會進入審判程序,被告也不會有前科紀錄。
如何爭取緩刑?
爭取緩刑的關鍵在於案件需符合法定的緩刑聲請條件,且被告的態度讓法院認為「可暫不執行刑罰」,例如:被告罪行輕微,或是向被害人支付損害賠償並尋求和解,可讓法院認為加害人有悔意而宣告緩刑。需注意的是,並非只要達成和解就一定可以獲取緩刑,也並非和解不成就無法爭取緩刑,建議您若有意爭取緩刑,應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由專業律師為您擬定法庭策略,更有機會說服法官給予緩刑處分。
爭取緩刑的條件

根據*刑法第74條第1項,符合下列情形者才可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緩刑聲請:
- 宣告刑是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 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宣告刑。
- 被告雖然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的宣告刑,但在執行完畢或赦免後,5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的宣告刑。
需注意的是,根據刑法第98條第2項規定,如果在刑罰執行完畢的5年後故意再犯者,將視為累犯,不得聲請緩刑。
此外,除符合上述法定條件外,法院宣告被告緩刑時,法官也可以附帶要求被告履行下列各款事項,若被告拒絕執行,法院有可能撤銷緩刑:
- 向被害人道歉。
- 立悔過書。
- 向被害人支付損害賠償。
- 向公庫支付一定金額。
- 向指定的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的機構或團體提供40-240小時的義務勞務。
- 完成戒癮治療、精神治療、心理輔導或其他適當的治療措施。
- 保護被害人安全的必要命令,例如:禁止接觸、騷擾或跟蹤被害人及其家人。
- 預防再犯所為的必要命令,例如:要求接受交通安全講座或法治教育課程。
*刑法第74條第1項: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認以暫不執行為適當者,得宣告二年以上五年以下之緩刑,其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
一、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二、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五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什麼情況會撤銷緩刑?
緩刑撤銷可分為「應撤銷」和「得撤銷」兩種情況,前者是當符合一定狀況時,法院就必定會撤銷緩刑,後者是法院會審酌是否撤銷緩刑,但無論是何種狀況,都必須由檢察官在當事人其他案件判決確定後6個月內聲請。
應撤銷
根據*刑法第75條第1項規定,若犯罪行為人有以下兩種行為,則法院必定會撤銷緩刑:
- 緩刑期間內,因故意犯罪被判6個月以上有期徒刑。
- 緩刑宣告前,因故意犯罪,且在緩刑期間被判6個月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75條第一項:受緩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銷其宣告:
一、緩刑期內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逾六月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
二、緩刑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逾六月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
得撤銷
若緩刑期間有以下4種情況,法院將可能認為「原先的緩刑宣告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撤銷緩刑判決:
- 緩刑宣告前,因故意犯罪,且在緩刑期間被判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 緩刑期間內,因故意犯罪被判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 緩刑期間內,因過失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 違反法院命令,未履行緩刑宣告要求的附加條件,且情節重大。
緩刑期間犯罪會怎麼樣?
若在緩刑前或緩刑期間因犯罪而被判刑,法院就有權撤銷緩刑,原本暫緩執行的刑罰也會開始執行,且緩刑期間繳納的金額也不會退還,若被告對撤銷緩刑的決定不服,需在5日內提出抗告。
需要爭取緩刑就找專業律師!
若您不幸遭到起訴,希望爭取緩刑以避免牢獄之災,建議您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專業律師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能為您釐清案情、找出對您有利的證據,並擬定辯護策略,增加獲得緩刑的機會。若您需要專業律師的協助,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會有經驗豐富的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
常見問題
緩刑要坐牢嗎?
不用,若判決結果為緩刑,只要被告在緩刑期間內符合相關規定及條件,就不需要入監服刑。
緩刑可以出國嗎?
可以,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6條,法律並未限制被判處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緩刑者出國;但犯罪行為人若遭檢察官或法官裁定限制出境,則不可出國。此外,若緩刑附帶保護管束者要出國,則需向檢察官提出申請,由檢察官決定是否限制出入境。
緩刑結束會通知嗎?
不會,緩刑結束通常不會收到通知。
累犯有機會緩刑嗎?
不一定,雖然刑法第98條第2項規定累犯不得聲請緩刑,但根據過往判例,若累犯前案執行完畢或赦免後已超過5年,即使後案構成累犯標準,只要法院認為後案符合緩刑條件,仍可宣告緩刑。
良民證上會有緩刑紀錄嗎?
若緩刑期滿且未被撤銷,便視同沒有前科,良民證上也不會有紀錄;需注意的是,緩刑期間申請的良民證會有緩刑紀錄,因此若您需要申請良民證,建議待緩刑期滿後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