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如何認定?責任賠償與維權方式總整理
商標是企業的重要無形資產,代表著對商品品質或服務的保證,若商標遭到侵權,且侵權者提供劣質服務或產品,不僅會可能影響原品牌的聲譽,更可能使得消費者對遭到侵權的品牌失去信心,但該如何認定對方的商標侵權?若遭到商標侵權又可以主張哪些權利或請求賠償?本文將帶您了解商標侵權如何認定及商標侵權賠償該賠多少,並提供您遭到商標侵權時維護權利的方式,請您繼續閱讀:

商標權人有哪些權利?
商標權人完成商標註冊後,商標便會受到《商標法》保障,擁有專屬使用權、授權使用權、轉移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以下將為您詳細說明商標權人具有的權利:

- 專屬使用權:商標權人在商標核准註冊後,除了享有該商標的專用權外,也可以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其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誌,假如他人的使用會造成市場混淆或誤導消費者,商標權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停止侵權行為。
- 授權使用權:商標權人可以簽訂授權合同,將商標的使用權授權給其他人或企業,並收取使用費或授權金。
- 移轉權:商標權是一種財產權,可以依法轉讓。商標權人可以將其商標權部分或全部轉讓給他人,轉讓過程通常需要經過正式的法律手續並向主管機關登記,轉讓後,新的商標權人享有該商標的所有權利。
- 損害賠償請求權:當商標權人發現他人非法使用其商標時,無論是侵權行為導致的直接損失,或是因侵權行為造成的商業利益損害,商標權人都有權向侵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商標侵權認定
根據*《商標法》第68條規定,擅自使用他人商標,或使用相似商標便可能造成商標侵權,而侵權標準又可分為「直接侵權」及「間接侵權」,以下將為您分別介紹商標侵權的2種認定標準:
*《商標法》第68條:未得商標權人同意,有下列情形之一,為侵害商標權:
1 於同一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於註冊商標之商標者。
2 於類似之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於註冊商標之商標,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者。
3 於同一或類似之商品或服務,使用近似於註冊商標之商標,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者。
直接侵權
直接侵權是最常見的商標侵權形式,根據《商標法》第68條規定,通常是指未經商標權人授權,直接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標誌,並將其應用於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造成消費者混淆或誤認,常見的直接侵權行為包含:
- 假冒商標:製造與某知名品牌相同的產品,或是提供與知名品牌相似的服務,並使用與該品牌相同或極為相似的商標,例如:某皮包品牌擅自將國際皮件名牌的商標用於自家的手提包或錢包上。
- 仿冒包裝或標識:使用與他人商標極為近似的包裝或標識,試圖讓消費者誤以為這是某知名品牌的產品,例如:速食業者擅自將國際知名速食品牌的商標稍做變化後,印製在自家的餐點包裝上。
間接侵權
間接侵權的正式名稱為「擬制侵害」,根據*《商標法》第70條規定,即便不是將商標作為行銷目的,但擅自使用他人商標,導致被擅用商標者的聲譽受損,也會視為商標侵權,例如:曾有補教業者使用「台大」作為商標,而被法院認定侵害國立台灣大學的聲譽。
此外,商家或經銷商雖未直接製造侵權產品,但如果他們明知或應知所銷售的商品侵犯他人的商標權,卻仍然進行銷售,也會被視為間接侵權。
*《商標法》第70條:未得商標權人同意,有下列情形之一,視為侵害商標權:
1 明知為他人著名之註冊商標,而使用相同或近似之商標,有致減損該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之虞者。
2 明知為他人著名之註冊商標,而以該著名商標中之文字作為自己公司、商號、團體、網域或其他表彰營業主體之名稱,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或減損該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之虞者。
商標侵權的責任賠償
當商標被他人盜用,或是被他人侵害商標權時,商標權人可以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向侵害他人商標者要求民事賠償,並追究刑事責任,以下將為您分別介紹這兩類責任的內容及適用情形:
民事賠償
商標侵權的民事賠償主要是補償商標權人因侵權行為所受到的損害,此外根據*《商標法》第69條規定,商標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要求侵權人立刻停止使用該商標,並撤銷、停止販售,及銷毀違法使用商標的商品。
*《商標法》第69條:
1 商標權人對於侵害其商標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
2 商標權人依前項規定為請求時,得請求銷毀侵害商標權之物品及從事侵害行為之原料或器具。但法院審酌侵害之程度及第三人利益後,得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3 商標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商標權者,得請求損害賠償。
4 前項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有侵權行為時起,逾十年者亦同。
刑事責任
根據《商標法》第95、96條規定,侵害他人商標者,會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20萬以下罰金的刑事責任,且若侵權人多次侵權或是累犯,刑事責任可能會更重。
此外,侵害他人商標權屬於公訴罪,因此無論商標權所有人是否提出刑事告訴,檢察官只要得知商標侵權的事實,便會起訴侵權人。
商標侵權賠償賠多少?
商標侵權賠償金額沒有固定的金額,根據《商標法》第71條規定,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裁定賠償金額,以下將為您整理常見的商標侵權賠償計算方式:
- 依實際損害額計算:商標權人必須舉證所受損害的金額,或是將商標權人通常可獲得的利益,減去受侵害後同一商標所得的權益之差額。
- 依侵權行為所得利益計算:如果商標權人的實際損失難以確定,法院可以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非法利益作為賠償金額的計算依據。
- 按侵權商品零售單價1,500倍以下金額計算:若商標權人無法舉證實際損失金額,也無法得知侵權人的非法利益收入,則可根據侵害商標權商品的零售單價1,500倍以下金額計算賠償金額。
- 按授權可收取的權利金計算:若商標權人無法證明其實際損失,也無法得知侵權人非法獲利的具體數字,法院可令侵權者依照市場上合理的授權費用支付賠償金。
遭商標侵權該如何維護權利?
若您的商標不幸遭到冒用或盜用,您可以透過以下步驟維護自身權益:

- 搜集侵權證據:商標權人確認商標遭到侵權後,應盡快收集侵權商品照片、商品網站、商品廣告...等相關證據。
- 寄發存證信函或律師函:商標權人可透過律師發出停止侵權通知或律師函,要求侵權人立刻停止使用相關商標,及生產、銷售侵權商品。
- 提起商標訴訟:若發出存證信函或律師函後,侵權人仍未停止侵權,或是雙方無法達成和解,商標權人就可以提起商標訴訟,透過法院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要求損害賠償;此外,若商標侵權行為涉及嚴重的偽造行為,並影響到商標權人的商譽,也可以提起刑事訴訟,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遇到商標侵權就找專業律師!
不管是文字商標、聲音商標或是圖像商標,只要經過註冊,商標權人便享有相關權利,若商標遭他人侵害時,便可以透過法律途徑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但商標訴訟需舉證商標的相似處,及商標帶來的影響,法官才會認定為商標侵權,若您對於法律條文不熟悉,可能無法確實列舉商標的相似處及侵權帶來的影響,導致無法主張相關權利;或是您原意只是想模仿並致敬他人商標,卻被告侵權,不知道如何避免侵權可能的刑事責任,專業律師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可以協助您搜集被侵權的證據,捍衛您的權益,或是協助您與對方和解,化解可能的刑責,若您需要專業律師的協助,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
常見問題
如何註冊商標?
遇到商標侵權時,若沒有註冊商標,將無法主張相關權利,因此最有效的維權辦法就是先註冊商標,以下將為您說明紙本商標註冊的流程:
- 商標檢索: 註冊商標前,您可透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商標檢索系統查詢是否已有相似商標,避免造成商標侵權,並提高商標註冊成功率。
- 撰寫商標申請表:填寫商標申請表,並提供商標圖樣、商標名稱及商標分類...等資料。
- 提交商標申請文件:將商標申請文件提交至智慧財產局申請。
- 繳交商標申請費用:支付商標申請費、商標圖樣審查費...等申請費用。
- 商標審核:智財局會對商標申請進行審核,確認商標是否符合商標法規定和商標審核標準。
- 取得商標註冊證書:若審核通過並繳交註冊費後,即可獲得商標註冊證書。
商標註冊除了紙本註冊外,也可以採用線上註冊,若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商標註冊的流程,可參考【商標註冊前必看,一次搞懂審核重點、流程及好處】,或是點擊下方按鈕,由商標註冊專家協助您完成商標註冊。
註冊商標要多少錢?
商標註冊費用可分為「申請商標費用」、「註冊商標費用」及「延展商標費用」,以下將為您分別說明兩種費用的差異:
- 申請商標費用:商標申請費用會因申請的商標類別個數而異,類別越多,規費越高,若以紙本提交申請,單一類別為$3,000;電子方式提交,每類可減免$300。
- 註冊商標費用:註冊商標費用(又稱商標領證費)為$2,500/類,當商標經智財局審查核准後,商標申請人需在收到核准審定公文後2個月內繳納領證費。
- 延展商標費用:延展商標費用為$4,000/類,商標權人需在10年的商標期限到期前繳交;商標到期後6個月內,商標權人仍可申請延展,但須繳交$8,000/類的延展商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