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有牆壁裂痕怎麼辦?4步驟教您DIY牆壁裂縫修補
台灣地震頻繁且溫差大,很容易因為地震或熱脹冷縮而使牆面出現裂縫,通常小於2mm的裂縫都不會對於建築結構的安全性產生影響,您可以安心自行修補。本篇文章將介紹牆壁龜裂原因,並教您DIY牆壁裂縫修補方法,讓您家中的牆面恢復平整美觀!

牆壁龜裂原因有哪些?
造成牆壁龜裂的原因包含建材熱脹冷縮、地震、漏水與結構受損4種,以下將詳細說明各種牆壁龜裂的原因,請您繼續閱讀:
1.建材熱脹冷縮
無論是混凝土內的鋼筋、牆體水泥、紅磚或牆面油漆,都會因為氣溫變化發生熱脹冷縮的狀況,不同材質的交接處(門窗周邊),熱脹冷縮導致牆壁裂開的狀況會更嚴重。舉例來說,房間油漆可能因為選用膨脹係數過高的底漆,導致底漆膨脹後扯裂低膨脹係數的面漆,產生細小的裂痕(俗稱雞爪痕)。

▲雞爪紋不會造成結構問題。
2.地震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帶,地震較為頻繁,而老舊建築較容易因為地震產生裂痕,您可以根據裂縫寬度、走向與位置判斷嚴重程度,如果裂縫寬度超過2mm且位於承重牆、剪力牆、樓板或樑柱上,就可能危及居住安全,需要盡快請專業建築結構技師到場勘驗。
3.長期漏水侵蝕
發生漏水時,水泥和混凝土內的鈣離子會與水結合,形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後,會形成白色的碳酸鈣晶體並撐破牆面的批土層,失去鈣離子的水泥或混凝土結構也會變得較為疏鬆,導致牆面產生裂痕。另外,漏水問題也會導致牆體的內部鋼筋生鏽膨脹,撐裂牆體的混凝土。
4.結構受損
如果所在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鄰近建案灌漿導致地基隆起或是上層裝潢過重,就會擠壓或拉扯建築物的地基、樑、柱與承重牆等結構,造成牆壁產生裂痕。此原因導致的裂痕需要進行結構補強工程,才能確保建築結構安全。

▲嚴重牆壁裂痕。
牆壁裂縫修補方法有哪些?
牆壁裂縫修補方法包含DIY修補、結構補強以及窗框補強或換窗,根據牆壁裂縫的情況與程度不同,建議您以不同方式進行修補,以下為您介紹自行DIY修補的方法,以及哪些狀況需要請專業師傅為您修補:
1.小裂縫可DIY修補
如果是建材熱脹冷縮造成的牆面小裂痕,且不位於樑、柱、剪力牆或承重牆,就可以自行修補,以下將介紹DIY修補牆壁裂痕的步驟:
步驟1:準備工具
DIY修補牆面裂痕前,建議您戴上口罩避免吸入粉塵,並準備以下工具:
- 清潔刮刀(或鋼刷)
- 補土與石膏粉(或修補膏)
- 鐵製批刀
- 砂紙
- 油漆
步驟2:刮除周邊凸起物
牆面裂痕兩側通常都會有細小的乾燥油漆和舊補土,補平牆面前需要以清潔刮刀(或鋼刷)刮除這些凸起物與髒汙,避免影響後續工序。
步驟3:以批刀補平牆面
清除裂痕周邊的牆面後,就可以使用批刀將補土材料壓入裂縫,有些補土材料會附贈塑膠製的塑膠片,但塑膠質地較軟,批補後的平整性較差,建議另行購買鐵製的批刀進行批土。
由於補土材料乾燥後會收縮,此步驟建議分為2次進行,第一道補土乾燥後再進行第二道補土,才能確保完工後的牆面足夠平整。進行第一道補土時,只需盡量將裂縫補平,如果表面有細小氣泡或不平整,留至第二道補土再修飾即可。為了加快補土的乾燥速度並降低收縮率,建議您可以將補土混合少量石膏粉,再批補至牆面裂縫,第二道補土可以加入更少量的石膏粉,質地會較為柔順,更容易將牆面補至完全平整。

▲批土補牆。
步驟4:粉刷油漆美化
第二道補土乾燥後,牆面會有些許不平整,您可以使用砂紙將牆面研磨至完全平整,再進行後續的上漆工序,油漆需塗刷2道,才能有良好的遮蓋效果。建議您選用與原牆面油漆廠牌與色號皆相同的油漆,乾燥後較不易產生色差。
2.結構樑柱大裂縫不宜自行填補
如果樑柱、剪力牆或承重牆出現超過2mm的裂縫,即使是由小裂縫惡化而成的大裂縫,都可能代表建築結構已經受到損傷,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水氣可能會進入牆體並導致鋼筋生鏽。此種結構裂縫不宜自行修補,建議委任專業的建築結構技師到府勘驗,進行結構補強。

▲樑柱裂痕需儘速補強。
3.窗框周邊裂縫可能需換窗
窗框與牆壁的材質不同,交接處較容易因為熱脹冷縮而產生裂痕,但此裂痕對於建築結構安全的危害較小,只需重新批土補平即可;如果裂縫已造成漏水問題或是超過2mm,就需要請鋁窗師傅拆除舊窗並重新安裝窗戶。

▲窗邊裂痕。
修補牆壁裂痕就上PRO360達人網
PRO360內有上千位專業的結構補強廠商與批土師傅在線接案中,如果您有牆面裂縫修補的需求,歡迎點擊【免費取得結構補強報價】或【免費取得批土報價】提出需求,讓平台上的專家為您服務,也歡迎您直接點選【結構補強工程】或【批土】,了解更多專業的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