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一定要請律師嗎?什麼案件必須找律師?
刑事訴訟一定要請律師嗎?還是重大刑事案件才需要請律師?法律沒有規定刑事案件一定要請律師,但不論是輕微或嚴重的刑事案件,只要確認判決就會留下案底,可能損及您的名譽,請專業律師可以為您免去指控或是減輕罪名,尤其是涉及到重大刑事指控的案件,更需要律師的專業知識幫助您釐清案情、提供法律建議、抗辯策略和法庭代理,以確保您的權益受到保護,並最大程度地降低法律風險,若您已捲入刑事案件,建議您儘快尋求專業的刑事律師諮詢與協助。

刑事訴訟一定要請律師嗎?
不一定,根據法律規定,刑事訴訟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一定要請律師:
- 滿足刑事訴訟法第31條的六種強制辯護的情形。
- 提起刑事自訴時,依照*刑事訴訟法第329條規定,需由律師強制代理。
- 刑事及民事訴訟上訴三審的情況,必須強制律師代理,否則會被駁回。
*刑事訴訟法第 329 條:
1 檢察官於審判期日所得為之訴訟行為,於自訴程序,由自訴代理人為之。
2 自訴人未委任代理人,法院應定期間以裁定命其委任代理人;逾期仍不委任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刑事訴訟中須強制辯護的六種情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1條,刑事訴訟法為了保障被告的訴訟權,特別設有強制辯護的規定,訴訟程序中有以下幾項情形之一,必須強制委請律師辯護,如沒有選任律師或辯護人,則由法官指定公設律師或辯護人:
- 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
- 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
- 被告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
- 被告具原住民身分,經依通常程序起訴或審判者。
- 被告為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而聲請指定者。
- 其他審判案件,審判長認有必要者。
刑事案件範疇
刑事案件的類型繁多,以下介紹常見的十一種刑事案件:

- 妨害性自主:妨害性自主通常涉及性侵害或性騷擾行為,主要定義為違背被害人的意思,或對於無抗拒力之人或不知抗拒之人,或利用有一定權勢之關係機會,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進行性交或猥褻。
- 詐欺罪:詐欺罪包括欺騙、施用詐術或行使不正當手段,使第三人陷入錯誤認知進而交付財物,以獲取金錢或財產。
- 持有毒品: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製造、運輸、持有、轉讓或販賣毒品都會被視為刑事犯罪。
- 洗錢罪:洗錢罪是將非法獲利合法化的行為,但要確立為洗錢罪,必須具備「*存在前置犯罪」 與「洗錢客體源自該前置犯罪」兩要件。
- 過失致死:過失致死是指因疏忽、不慎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罪行,雖死亡結果非故意行為導致,但因為造成他人生命財產受損,所以仍屬重大刑事犯罪。
- 過失傷害:類似於過失致死,過失傷害是指因疏忽、不慎或違法行為導致他人受傷,刑責會因傷害的嚴重程度而異。
- 竊盜罪:竊盜罪的構成要件分為主觀及客觀,客觀上必須有「竊取」的行為,竊取他人的動產(錢財、物品);主觀上則必須有佔為已有的不法意圖。
- 侵占罪:侵占罪與竊盜罪相同,均是將他人財務佔為己有,差別在於竊盜是佔據從未合法擁有的財務,而侵占罪的財務來源是合法的,如:別人轉交代為保管,或是行為人合法租借得來,但後續沒有還給擁有者,而是佔為己有。
- 偽造文書罪:偽造文書罪涉及製作、使用或出售虛偽的文件,且足以損害公眾或他人利益。
- 肇事逃逸罪:肇事逃逸罪是指在交通事故或其他事件中,當事人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致他人死傷後,未留於現場救護並等待員警到場便逃離現場,無視應負的法律責任。
- 家暴:家庭成員間以暴力方式或利用器械毆打、攻擊家人,造成其身體的傷害或是影響健康,則屬刑法的「普通傷害罪」。
*存在前置犯罪:前置犯罪,一般又稱「特定犯罪」,主要是依洗錢防制法第3條第1款規定,最輕本刑為六月以上有期徒刑以上之刑之罪,就會變成洗錢罪之前置犯罪,詳細可見洗錢防制法第3條之規定;其餘包含刑法、懲治走私條例、廢棄物清理法、證券交易法...等各法均有相關罪行會導致前置犯罪。
請刑事案件律師的好處
除需強制辯護的情況外,其他刑事訴訟都不會要求強制委請律師辯護,但刑事訴訟種類繁多,牽涉的法規更是錯綜複雜,不管是被告或是原告,都需要專業律師的協助,以下從被告與原告兩方面為您介紹請刑事律師的好處:
被告請刑事案件律師的好處

- 避免筆錄留下不利己的證據:身為犯罪嫌疑人,建議您在做第一次筆錄前就應該向律師尋求諮詢,因為很多檢警會在犯罪嫌疑人的筆錄中尋找證據,若您在筆錄中錯誤陳述,後面要翻案就相當困難。
- 避免留下前科或是加重刑責、有利於爭取緩刑或緩起訴:起訴後,在沒有專業法律知識的情況下,面對負責起訴的檢察官,與負責審判的法官,被告在防禦上通常處於弱勢,被告在檢察官的詰問下不但有可能在言詞辯護中,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更可能因為認了不該認的事情,導致罪刑加重,在這樣四面楚歌的環境下,只有您所委任的律師才會是與您站在同一陣線的盟友,能根據狀況為您擬定訴訟策略,教您如何答辯甚至在緊要關頭時為您辯護,為您爭取緩起訴或是緩刑,避免留下前科。
- 有利於在家暴案件中爭取親權:若是家暴案件,也建議您委請刑事律師處理,家暴案件除了影響保護令的核發,也影響離婚案件與親權的判定,所以若被告想要小孩的親權,請律師為您規劃抗辯策略,才有機會在後續的官司中爭取小孩的親權。
原告請刑事案件律師的好處

- 避免對法律錯誤認知導致敗訴:不少人認為律師只是寫寫書狀,上法庭講幾句話就要收取高額報酬,因此誤認自己略懂法律就可以完全自行處理,事實上,不是看懂法條就有能力掌握訴訟官司的成敗,對法律的錯誤認知,不僅有可能導致您無法獲得該有的賠償、喪失自身權益,更有可能因告錯法條,導致敗訴而無法再提告。
- 有效提供法律建議與對策:專業的律師除了具有相關的法律知識,更擁有豐富的法場經驗,能提供您有效的法律建議,例如:何時該與對方和解或是撤告、如何才能爭取最佳權益...等。
- 增加勝訴機會:向專業律師尋求法律諮詢,事先了解法律程序、蒐集證據、擬定提告對策,能增加勝訴機會。
- 確保聲譽和權益:若是不夠了解法律,引用錯誤的法條或罪名提告,可能反而被告誣告罪,影響您的聲譽和權益,因此建議您請專業律師協助您釐清案件、擬定提告策略。
刑事案件律師費怎麼算?
刑事案件律師費用計算方式因案件複雜性、律師經驗、需要的服務項目...等而異,主要是以「幫您做什麼事情」來訂價,根據不同的服務項目收取不同的費用,大致分為「鐘點計費」與「審級計費」兩種方式,若為單次的諮詢或出庭採鐘點計費;委任律師計費則大多採用審級計費。
需注意的是,律師倫理規範第35條規定「律師不得就少年事件、家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之結果約定後酬」,所以刑事案件不得以約定後酬的方式委任律師,以下將詳細為您介紹各項律師服務的收費方式與行情:

律師諮詢費用
律師諮詢費用約為每小時$2,000-$8,000,依照律師年資、知名度、案件複雜程度、提供的法律服務...等不同,而有諮詢費用差異。律師諮詢大多是當您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向專業律師諮詢案情、了解事件後續的可能走向,或是案件可能的解決方式...等以取得律師建議。
律師陪同費用
刑事律師陪同費用約為每小時$8,000-$12,000,包含警察局做筆錄、警局詢問或調解等,由律師陪同可以確保當事人的法律權益。
律師陪偵費用
律師陪偵費用約為每次$20,000-$60,000,假如原告或被告即將出席刑事訴訟偵查庭,擔心不知道如何應對,可以委任刑事律師陪同偵查,偵查庭主要是透過開庭讓檢察官了解案件內容以決定是否起訴、緩起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處刑,若是偵查後決定起訴才有後續的刑事訴訟審判。
律師接見費用
律師接見費用約為每次$10,000-$20,000,如果被告因為案情重大而被羈押禁見時,被告家屬可以找律師申請律師接見(律見)。
律師寫狀費用
律師代寫書狀費用平均價格約為每件$10,000-$50,000,其中包含:撰寫律師函、存證信函、起訴狀、上訴狀...等,視書狀的複雜程度及律師本身的經驗與知名度而有價格差異,另外,部分律師是以鐘點計費,費用約為每小時$2,000-$8,000。
律師出庭費用
出庭費用通常為每小時$2,000-$8,000,而出庭時間大約為2-3小時,因此整體費用大多落在$20,000內,律師出庭主要是由律師在法庭中代理當事人進行答辯,需注意的是出庭費用與審級計費不同,出庭費用通常以鐘點計費,每出庭一次計算一次費用,而審級計費則是以一審級作為計費標準,同一審級出庭次數則視案件情況而異,通常會開庭2-4次。
委任律師費用計算(審級計費)
審級計費大約為每審$60,000-$120,000,以審級計費的方式主要是由律師協助走完一審、二審、三審或偵查庭中其一審級的法律程序,程序包含法院審理案件、出庭答辯到最後判決結果宣吿的整個過程,每一審級結束後,若要繼續上訴都需要重新委任律師。
刑事律師費用誰付?
委任律師需自行負擔。除民事第三審律師費屬於裁判費,勝訴方可向敗訴方請求律師費外,其餘無論是刑事訴訟、民事訴訟或是行政訴訟的律師費,敗訴方都不需負擔勝訴方的律師費用。
找刑事訴訟律師的注意事項
刑事律師可以代表您處理所有法律事務,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律師,以下整理找律師的注意事項供您參考:
- 律師的專業領域:當我們遇上訴訟問題時,可能會遇到親朋好友熱心推薦「好律師」,但「好律師」不一定就是適合的律師,每位律師的專業領域各有不同,委請擅長民事訴訟的律師打刑事訴訟,不但無法得到最適當的解決方法,更可能造成額外的麻煩。若想了解律師的擅長領域,您可以透過律師的網站介紹或是法務部的網站查詢律師曾經經辦的案件,確保找到熟悉您案件領域的律師。
- 找律師前先諮詢:建議您在確定委任律師前,先花一點時間跟諮詢費向律師說明案情,確認律師的後續處理方法,同時在見面時或是透過電話、通訊軟體諮詢時,了解律師的溝通方式和風格是否適合您,以便後續訴訟過程中保有良好的溝通。
- 可靠性:律師對受任事件的內容應該要嚴格保密,除非是已公開資訊,或是在免責情形下才可揭露,否則對經手的案件應保密不得洩漏。
- 收費標準:在委託律師前應該清楚了解律師的收費方式與標準,避免雙方因費用發生糾紛,並在委任律師之前簽訂明確的書面協議,包含費用、服務範圍和時間。
刑事訴訟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偵查庭?
刑事案件有「偵查程序」及「審理程序」兩階段,偵查庭屬於偵查程序的一環,偵查程序是由受害者到警局或地檢署報案,或是由他人告發後開始,檢警發現犯罪後便會逮捕嫌疑犯,並由警方進行筆錄,筆錄完成後案件會被交至地檢署,檢察官收到案件後,得知可能有犯罪發生,就會召開偵查庭,目的是了解案件內容,來決定起不起訴。偵查庭過後,檢察官會依據偵查庭中掌握的資訊或事實,來決定要起訴被告,或是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又或是做出緩起訴、不起訴處分。
偵查庭一定要請律師嗎?
偵查庭不要求被告、被害人或原告必須請律師,但建議您委任律師陪同。刑事訴訟法第29條「辯護人應選任律師充之。但審判中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選任非律師為辯護人。」另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5條的偵查不公開原則,偵查庭只能由辯護人或告訴代理人陪同,所以無論是被告、被害人或是原告都只能由辯護人或告訴代理人陪同,然而偵查庭是檢察官決定是否起訴的關鍵,因此建議您委任專業律師陪同,協助您不被起訴或成功起訴。
刑事訴訟代理人一定要是律師嗎?
不一定,案件無論在偵查或是審判中,通常建議委任律師為代理人,但只要事先提出委任書狀,或經審判長許可,便可由不具律師資格之人擔任代理人。
遇上刑事訴訟就找專業刑事律師!
無論是提告前的諮詢、撰寫起訴狀,又或是接到訴狀後的對策擬定、陪同出席偵查庭或是出庭辯護,專業律師都能運用豐富的經驗提供協助,幫助您成功提起訴訟並獲得勝訴,或是成功為您爭取緩起訴或是不起訴處分,避免留下前科或是加重刑責。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刑事律師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